您当前所在位置: 盱眙县人民政府 县情 盱眙概况 人文历史

盱眙概况

人文历史
发布日期:2024-02-04
  

  盱眙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盱眙是江苏省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1954年,中国科学院在鲍集下草湾引河东岸发现旧石器时代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将江苏的人类历史上溯到四五万年之前。盱眙是江苏省古文化遗址较多的县之一。全县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有60多处。位于维桥南约5千米处范家岗,系新石器时代遗址,从出土陶器鼎足看,与大汶口文化相似,少数有地方特色。位于桂五西北约1千米的大墩头,文化层厚3米,地表有鼎足鬲足堆纹陶片、绳文陶片及红烧土等,还发现长条形石斧,系新石器时代和周代遗址。新中国成立后,盱眙陆续出土一批重要文物。金、铜器有:西周铜鼎,春秋吴国铜匜,战国圆壶,秦始皇诏铜权,汉代博山炉、神兽镜和铜灯等;2011年出土大云山汉墓,确立墓主人为汉代江都王刘非,距今2000多年。木漆器有:西汉木刻星象图,汉代漆器等;陶、瓷、玉等器有:西汉茶黄釉双耳铺首瓿,西晋墓砖,唐代越窑青瓷海棠杯,宋代影青高足杯,元代磁州窑人物山水罐等,其中1974年8月出土于东阳故城的西汉木刻星象图,据南京博物院考证,该图与汉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一颗彗星记录大致吻合,从而断定其为彗星运行图。世人公认公元66年的耶路撒冷彗星图为世界最早,而盱眙东阳故城出土的星象图比它还早110年。西汉木刻星象图被定名为“盱眙星象图”,属国家一级文物。1982年2月10日出土于穆店南窑的错金银重络铜壶(称为“陈璋圆壶”),铭文标明序数是第25个,其铭文和美国宾州大学博物馆收藏的陈璋方壶仅一字之差。
  盱眙人文荟萃,英雄辈出。历史上盱眙县杰出人物有:古代,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的陈婴,起兵反秦,后与项梁、项羽会合,拥立楚怀王熊槐的孙子熊心为怀王,受任上柱国、封五县;西汉时,追随项羽征战的武涉,受项羽指派劝韩信弃汉投楚,虽未果,但深得项羽赞赏;三国时,官至司徒、受封东阳侯的政治家陈矫,佐魏文帝登基,稳定政局;唐朝时,以骁勇而驰名的军事家刘金,破秦彦,败孙儒,屡立战功;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率兵推翻元朝,成为明朝开国皇帝。近代,20世纪30年代初,中共盱眙县委书记李桂五,组织西高庙农民武装暴动,成立盱眙红军游击队;抗日战争中,爱国绅士王养吾,组织千名民练抗击日军;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炮兵英雄王工一,在多次战役中屡立战功。历代名人在盱眙也曾留下足迹。春秋时,齐国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入仕前在盱眙经商,留下管鲍分金的传说;秦末,刘邦、项羽率反秦起义军曾在盱眙休整,官滩镇境内有汉王城、项王城遗址;隋大业间,炀帝南巡扬州时在盱眙建离宫,名曰“都梁宫”;“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在盱眙写下《早发淮口望盱眙》诗篇,著名诗人常建大历年间任盱眙尉时留有《晚泊盱眙》诗,韦应物、李绅、韩愈、白居易、温庭筠等名家也在盱眙留有诗文;北宋时,苏轼、黄庭坚、米芾曾到过盱眙留下诗篇,第一山有苏轼、米芾的摩崖;南宋时,爱国诗人陆游曾到盱眙写有《盱眙军翠屏堂记》,杰出诗人杨万里在盱眙留有多篇诗作;明代,燕王(后为明成祖)朱棣曾率“靖难师”到过盱眙;清代,著名词人陈维崧在盱眙留有诗篇。抗日战争期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陈毅、张运逸、罗炳辉等在盱眙指挥华东地区军民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