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盱眙县人民政府 县情 魅力盱眙

走进盱眙

盱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用贴心服务求实效顺民心
发布日期:2019-04-23  字号:[ ]

  4月16日,淮安市盱眙县马坝镇石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程绪邦早早起床。全村有12名独居老人、4名五保老人,他一一上门,收集老人们需要换洗的衣服、床单、被褥,拿到村综合服务中心的“爱心洗衣房”洗涤。程绪邦和其他两名志愿者忙乎一天,天黑前将洗涤一新散发着肥皂清香的衣物又一一送回主人家。


  由于经济条件差,马坝镇石桥村很多独居老人的衣物、被褥几月甚至半年洗一次。去年11月,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石桥村推出“爱心洗衣房”项目。一台洗衣机、一台烘干机、两个手洗池,在村部一间闲置的小房子里,“爱心洗衣房”开张了。村民志愿者轮流在每周二、周五上门免费服务,老人衣服、被褥洗涤难题从此得以解决。


  去年8月,盱眙县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50个试点县之一。盱眙县委书记梁三元说,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在建设试点中,盱眙以志愿服务为抓手、以资源整合为重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着力推动试点工作高质量、有特色、走在前,为全省全国探索提供可借鉴的“盱眙经验”。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重视和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部署,盱眙纳入全国试点,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盱眙实践”如何起步、发力?梁三元介绍,总体思路是“123456”。“1”,即面向镇村农村一线,服务农村群众;“2”,即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3”,即建立县镇村三级文明实践组织和志愿服务队伍;“4”,即培育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优秀志愿服务队伍等四类先进典型;“5”,即搭建理论宣讲、教育服务等五大平台,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方针政策等五项内容开展活动;“6”,即坚持活动开展项目化、队伍发展社会化等六化工作法。


  以“123456”为总体思路,盱眙突出特色、突出创新、突出融合,发挥基层首创精神,一路探索向前。


  阵地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根本。在建立1个县级文明实践中心、13个镇街全部成立文明实践所、255个村居全部成立文明实践站的基础上,盱眙探索“一所多点”阵地布局。利用远程教育、农业、司法、民政、学校、医院等平台,标准化、制度化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共同开展政治思想教育、文明乡风培育、农业科技培训、卫生健康服务等活动。目前,教育、卫健、农业农村、司法等部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布点在镇街已全面推开,全县形成淮河镇叶海涛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点、马坝镇“张红梅工作室”、黄花塘镇黄富强农技推广服务点等一批独具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以志愿服务为主体。要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蓬勃开展,一支高效专业的志愿者组织和队伍是关键。


  打开专门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发的“善道盱眙、文明之城”微信公众号,每天都有在线等待审核通过的志愿者。全县已注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2万多人。全县成立志愿服务1支总队、66支支队、97支分队,一支覆盖县镇村三级的志愿服务组织和队伍建起来、动起来了。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是关键。盱眙县县长朱海波告诉记者,他们注重服务的专业化、精准化。


  一方面,与相关单位合作,对县镇村三级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完善志愿者队伍管理、积分兑换、时长认定等功能,建立“走访收集群众需求、设计发布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接单、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双向反馈评价”全流程文明实践闭环;另一方面,建立兼备“线上”联系群众、“线下”服务群众功能的“善道盱眙、志愿服务E站”,开启“群众点单、镇村所站下单、志愿者接单”的服务网格化方式。


  通过半年实践,效果显著。目前,盱眙全县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个性化、常态化服务1098场次,累计时长25103小时,涌现出“黄花塘铁军志愿服务队”“情暖夕阳志愿服务队”“爱心天使志愿服务队”等一批优秀志愿服务队伍。


  项目化推进,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制度化、常态化。作为“龙虾之都”的盱眙,龙虾价格高、不愁销。但由于缺乏技术,部分农民不敢尝试更加高效的新种养模式。针对该“堵点”,去年11月盱眙县农业农村局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虾稻共生”技术推广志愿服务项目,吸引80多名农业专家和养殖能手报名当志愿者。半年间举办5期“虾稻共生大讲堂”,培训农民2000多人,新发展“虾稻共生”面积5万亩。


  自上而下送项目。盱眙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李传中说,针对镇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基础还较薄弱的现状,他们整合县域优质资源,通过项目化运作,推动镇村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去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一启动,县一级就发布首批12个项目,包括用拉家常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平语话家常”;结合加快农民住房条件改善、推动村史馆建设的“老屋记忆”;推进农村群众医疗卫生保障的“爱心天使送健康”等,带动各镇村活动的开展。


  自下而上设计项目。根据农民需求,各镇村自行设计,形成马坝镇“文化夜市大舞台”、黄花塘镇“文明护学岗”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品牌项目。尤其是河桥镇仇集中学的“山爸山妈”留守儿童结对帮扶项目,已形成经验在全县推广,为全县1200余名留守儿童配备“山爸山妈”,开展各类关爱活动2000余场。


  务实、平实、扎实,是盱眙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显著特征。前段时间,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盱眙县开展针对城区居民的文明大走访;结合“阳光扶贫”,开展针对农民朋友的农户大走访。两个“大走访”,3300多名志愿者参与,推行“五提五知”群众工作法,走访群众2.7万户,搜集各类需求和难点问题3700多条,受到一致好评。


  梁三元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聚民心暖人心,就不能搞花架子,为搞活动而活动。“比如,我们不限定镇村所、站的地点和活动场地,号召各地利用闲置的政府办公房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不搞新增量的‘物理整合’,抓好现有存量的‘化学融合’,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得实效、顺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