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跨越千里的“龙虾移民”从我县启程。首批数量多达60万尾(总计520万尾)的“盱眙1号”龙虾水花苗,在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后,正式“打飞的”空运至海南,即将在热带岛屿的温润水体中安家落户。这是“中国龙虾之都”盱眙的优良种质资源与海南独特气候优势的一次重要“联姻”,为小龙虾产业的“南北协作”与“反季节养殖”开启了新的篇章。
在马坝镇的省级龙虾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基地负责人皮健和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地从集苗箱内选取优质龙虾水花苗。龙虾“水花苗”是指刚刚孵化出膜不久的龙虾幼苗,形如微小的水生物,是龙虾养殖周期中最初始、也最关键的阶段。为了这次远行,工作人员要给“盱眙1号”水花苗进行包装、充氧,还要放进恒温箱内,让它们能以更好状态抵达新家园。
“这次的客户是海南的,他们是省淡水所介绍过来的,本次需求量是60万尾,我们的龙虾水花苗通过打包、充氧,航空件的方式,24小时之内发到客户手上。”盱眙龙虾集团马坝基地负责人皮健说。
据了解,“盱眙1号”小龙虾新品种由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和盱眙龙虾产业集团合作选育,历时12年,通过大量的数据收集、品种比对、实验室试验,经过六代培育繁殖,新品系性状已保持稳定。该品种在同样的养殖条件下,50天养殖收获重量比常规苗种提高18%以上,且更适应不同地域的水质环境。海南地处热带,冬季水温较高,非常适合开展小龙虾的反季节养殖。当北方天寒地冻、小龙虾产量锐减时,海南养殖的小龙虾恰好可以填补市场空白,抢占冬季和早春的消费市场,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严维辉告诉记者,“盱眙1号”包括“盱眙1号”的水花苗有几个比较突出的优点,第一是它生长速度快,第二是它的抗病力强,第三是它的养殖成本低,第四是它的含肉率比较高。
业内专家指出,此次合作意义深远。它打破了小龙虾养殖的地域限制,实现了种质资源与气候资源的优势互补。这些承载着科技基因的“小龙虾创业团”正式踏上征程。从“养在大棚”到“闯荡四方”,“盱眙1号”小龙虾的全国化布局不仅体现了农业科技的力量,更展现出盱眙小龙虾品牌化发展的新思路,推动盱眙龙虾这条“红色产业链”跳出地域限制,向“科技育种+全国联动”模式新阶段升级。(融媒体记者:丁伟 陈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