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盱眙县人民政府 信息公开 政策解读

信息公开

《盱眙县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3-2032年)》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4-01-15  来源:盱眙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字号:[ ]
  一、背景依据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作出“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2020年12月,盱眙县政府向江苏省林业局申报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并转报国家林草局;2021年5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函复江苏省林业局,同意盱眙县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备案申请;同年6月,省林业局转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备案复函,标志着盱眙县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工作的正式启动。根据《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要求,“编制规划期限10年以上的国家森林城市规划,并批准实施2年以上”。在专家指导下,盱眙县组织编制了《盱眙县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3-2032年)》,并于2023年7月正式通过盱眙县人民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立足盱眙县的自然山水禀赋、历史人文积淀和人居环境需求,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的建设目标,在全面保护现有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提升森林质量,提高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拓展森林休闲游憩功能,丰富生态文化内涵,建设生态环境良好、森林景观优美、文化内涵丰富的森林城市,实现森林城市建设成果惠民。
  阶段目标:
  1.近期
  2023-2025 年,林木覆盖率由 27.07%提高到 27.13%,城区绿化覆盖率由 41.59%提高到 41.73%,基本完成各项工程建设近期目标,使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近期重点统筹推进城乡绿化,基本建成完善的森林城市体系,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提升,生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森林生态文化建设不断推进,森林城市理念、生态文化思想深入人心。
  2.中期
  2026-2028 年,林木覆盖率达到 27.21%,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1.81%,基本形成生态网络健全、森林生态系统稳定的城市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乡绿色质量全面提升,生态产品价值持续彰显,发达的生态产业体系全面建成,生态富民惠民成效显著。
  3.远期
  2029-2032 年,稳步提高森林城市生态环境,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弘扬森林生态文化,积极推进生态福利建设,彰显林业惠民作用,在全县形成良好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林木覆盖维持在 27.26%,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1.54%以上,逐步建成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和惠民的生态产业体系。
  三、主要内容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
  全面阐述了盱眙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背景。
  (二)盱眙县基本情况
  详细介绍了盱眙县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状况、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情况。
  (三)达标情况与建设潜力分析
  对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修订版)中县级城市要求,在21项指标中,达标15项、待建指标6项,总体上看,盱眙县森林城市建设基础较好。
  (四)森林网络体系建设
  包括城区绿化提升工程、镇村绿化美化工程、水岸绿化建设工程。
  (五)森林健康体系建设
  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
  (六)生态福利体系建设
  包括绿道网络建设、林业产业基地建设、生态旅游与康养建设工程。
  (七)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包括科普宣教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化宣传活动。
  (八)森林支撑体系建设
  包括森林资源管护建设、林业信息化建设、林业科技推广与应用。
  (九)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投资估算范围包括盱眙县森林城市森林网络体系建设、森林健康 体系建设、生态福利体系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森林支撑体系建设以及勘察设计费、工程监理费、招标费、建设单位管理费和预备费等。资金筹措方面,各级森林城市建设工作相关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争取县级财政专项资金、争取国债项目资金、农发行贷款、国开行贷款等银行贷款、林权单位投资及以劳代资,鼓励社会资本与公众参与,落实森林城市建设资金,确保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十)效益评价
  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方面进行评价,阐述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好处。
  四、解决的问题

  解决森林生态安全问题。坚持全面推行林长制,稳步推进国土绿化、湿地生态修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不断提升林业资源质量。提升县域内森林质量,有效推动盱眙县生态文明建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保障盱眙县森林生态安全。优化森林城市布局,助力长三角森林城市群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高效推动建成生态宜居的“绿美盱眙”。营造绿色宜居的生态空间,增加生态福利,有效提升城乡居民的绿色获得感和生活幸福感。

  盱眙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联系电话:0517-8973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