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依据
为扎实有效推进盱眙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县域商贸流通体系,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根据《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做好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20〕48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任务
通过项目实施,提升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建设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县级生鲜冷链物流配送分拣中心;推进区域性特色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建设,确保获批省级电商产业集聚区;积极打造农产品上行或工业品下行优异的电商示范镇村和示范村级服务站点;基本实现城乡快递统仓共配,力争普遍物流快递成本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完善县级农产品公共区域品牌管理及宣传,培育5-10个网络畅销的企业品牌,新开发一系列农产品网货;培养一支实践能力较强的本地电商讲师队伍,树立一支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队伍,培育一支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人才队伍,孵化一支网络知名度较高的本地网红队伍;培育区域公共品牌,以“盱眙龙虾”为突破口推动特色水产、稻米等农产品品牌升级,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农村网络零售额、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主要内容
(一)构建县域商业公共服务体系
1.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运营
通过政府部门授权,依托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等社会资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运营团队,盘活现有场地、设施设备,整合县域电商资源,形成集聚效应,发挥公共服务中心“指挥中枢”作用。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完善项目政策咨询、日常监管机制。公共服务中心进一步增强园区运营、营销策划、网货研发、政策宣传等基础服务能力,拓展包装文创、美工剪辑、客服外包、直播带货、代运营等市场化增值服务,为电商企业、传统商贸企业等提供资源对接、产供销全链条服务,承办电商产销活动,围绕重点区域、行业、企业,采集、统计、分析网络交易数据,协助提高部门决策水平,推动传统企业、合作社等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通过线上特产馆、扶贫馆的品牌背书以及营销资源投入,打造盱眙农特产品品牌。
2.农村电商服务站点统筹运营
在全县镇(街道)、村统筹村(社区)办公场地、农村公交客运等农村电商服务网点,多站合一,升级、改造、建设不少于63个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其中镇级服务站点13个,进而辐射服务周边村级站点,村级服务站点不少于50个),重点打造若干产业潜力较大的镇、村站点,突出示范作用。通过对站点组织负责人培训、统一运营,规范场地、设施、制度、运营机制,为农村群众提供快递收发、社区团购、职业中介、网络销售等便民服务,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促进农村消费,带动农村产品销售。
(二)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
改造升级1个县级电子商务公共物流配送中心,整合邮政、中通、申通、圆通、韵达等物流企业农村快递配送资源,开辟县城到镇村的快递配送线路,推动共同配送、冷链物流的发展,完善物流配送网络,提高物流配送效率,着力解决由镇到村“最后一公里”的物流“瓶颈”。新建1个县级生鲜冷链物流配送分拣中心,持续推动重点电商企业物流快递成本下降。推进“快递进村”工程,打通县、镇、村三级物流通道,升级改造镇村快递配送站点(与电商服务站点融合),配套物流服务相关设施设备,对达到绩效考核标准的参与市场主体给予一定运营奖补,打通农产品上行快速通路。鼓励发展“多站合一”的乡镇客货邮综合服务站、“一点多能”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并通过政策奖补,确保服务站点实现可持续运营。
(三)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建设
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一支实践能力较强的本地电商讲师队伍,树立一支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队伍,培育一支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人才队伍,孵化一支网络知名度较高的本地网红队伍,进一步推动本地电商发展热潮。依托电商企业,面向农村青年、返乡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农村妇女、残疾人等人群,重点围绕水产、稻米等产品网络销售,开展公益性和市场化相结合的直播、短视频等实操培训;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及低收入户开展电商供应链培训,重点完善上述群体与本地电商企业、传统农业企业的利益连接机制,带动低收入等群体融入电商产业链条;举办农村电商直播(创业)大赛,力争实现“训赛融通”“以赛促创”“以赛促销”。
(四)农产品营销与供应链体系建设
围绕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深入挖掘盱眙历史文化底蕴,鼓励企业持续开展爆款打造、创意设计、宣传推广、营销策划等活动,助推盱眙龙虾二次创业,带动盱眙龙虾香米、盱眙水库鱼、雨山茶叶等特色产品网络销售,逐步形成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的互动发展。借助区块链、云服务等信息技术,完善农产品公共品牌管理制度,落实授权、信用、进入退出机制,提高品牌公信力。以特色产品为主题策划营销活动,利用户外广告、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广泛开展全媒体融合、矩阵式宣传,提高品牌影响力。举办“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丰收节”“年货节”等产销对接活动,将雨山茶休闲旅游节、第一山文旅消费主题夜等活动充分融入电商元素;围绕国家AAAA级景区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第一山公园、天泉湖、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和明祖陵等重点旅游资源拓展电商应用,发展“互联网+”乡村休闲旅游,推动农商旅文娱体跨界融合。
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高质量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大型农产品物流集散交易中心(盱眙龙虾全球交易中心),不断完善集检验检疫、加工、冷链、销售、信息服务、电商等为一体的区域性专业市场。围绕“两品一标”农产品,全面梳理农产品网货资源,加强网货开发,建设网货供应基地,形成盱眙知名农产品供应链体系,面向培训学员、电商创业者提供网络分销、一件代发服务。引导中小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经纪人等借助电商平台开展认领预售、直播带货、预约采摘、团购促销等活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四、解决问题
科学规范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确保后续建设达到预期建设效果,同时将电子商务进农村与乡村振兴、物流产业集聚、县域商贸体系建设有效结合,助力我县电商产业蓬勃发展。
《盱眙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修订稿)》政策解读
一、背景依据
为规范和加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切实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安全、高效运行,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19〕50号)、《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做好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建办〔2020〕48号)、《江苏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0年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第四批)预算指标的通知》(苏财工贸〔2020〕93号),以及《江苏省商务厅、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政府扶贫办关于做好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有关工作的通知》(苏商电商〔2020〕336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二、目标任务
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加快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等,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工作。专项资金采取分项管理,根据项目具体内容确定补助额度。
三、主要内容
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站点统筹运营、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农产品营销与供应链体系建设、电子商务培训。
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遵循原则
1.专款专用原则。严格按照专项资金支持的方向实行专款专用,不得用于网络交易平台、楼堂馆所建设、征地拆迁、购买流量、人员经费等经常性开支以及提取工作经费等,不得重复支持。提倡节俭,整合资源,避免盲目建设,造成资源浪费。有关支持项目应开放共享。
2.公开规范原则。专项资金使用应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科学规范,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规定,资金使用中属于政府采购管理范围事项和政府购买服务事项,按照政府采购和政府购买服务有关规定执行。分配和使用情况及时向社会公示,接受相关部门和社会监督。
3.市场主体原则。坚持市场运作、企业投入为主、专项补助为辅。加强对社会资金的引导,扩大政策受惠面,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高效。
4.示范带动原则。专项资金支持方向应符合国家和省、县产业政策导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调动企业和社会参与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积极性。
5.专项资金由县财政局、商务局共同管理,县商务局负责项目资金的业务管理,提出支持方向、范围和资金使用计划,组织项目申报、评审、审核、验收等工作;县财政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规定拨付资金。
四、解决问题
能够规范和加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进一步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安全、高效运行。确保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等,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