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街动态
【盱城街道】探索基层安全监管新模式
时间:2025-07-23  来源:盱眙县盱城街道办事处

  为全面提升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水平,近日,省市县三级以盱城街道为试点,重点推进“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系统”建设,通过“全覆盖、家家到”的巡查模式,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构建数字化、精准化的基层安全监管体系。

  多方联动,开展“扫街式”安全巡查。本次试点工作由市、县应急管理部门、消防救援大队联合盱城街道及社区工作人员组成专项工作组,对辖区内所有小场所进行拉网式排查。盱城街道作为试点区域,社会面小场所数量达6151家,涵盖餐饮、零售、住宿、娱乐等多种业态。工作组通过逐户走访,重点检查消防设施、用电安全、疏散通道等关键环节,并将发现问题隐患实时录入“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系统”,实现动态监管。截至目前,已完成5922家小场所的巡查,完成率达96%,很快可实现全覆盖。通过系统化、标准化的数据采集,盱城街道初步建立起小场所安全档案,为后续精准治理奠定基础。

  分级管控,提升消防安全治理效能。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工作组依据隐患严重程度、场所类型等因素,对小场所进行消防安全风险等级划分,实施“红、橙、黄、蓝”四色风险管控。在特殊节点,如全国两会、各传统节日期间,将红、橙、黄风险场所纳入重点监管清单,增加检查频次;其余时间按照正常工作模式每季度开展一次安全巡查。这种分级管理模式不仅优化监管资源配置,还推动小场所主体责任落实,形成“自查自改+行业督导+政府监管”的闭环治理机制。

  数字赋能,探索基层安全监管新路径。“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系统”是本次试点的核心创新,该系统整合隐患录入、整改跟踪、数据分析等功能,实现安全监管从“人防”向“技防”升级。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可自动识别高发隐患类型、区域分布规律,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盱城街道的试点工作为新时代基层安全治理提供了有益探索,通过系统化采集隐患数据,实现精准施策;差异化监管提升治理效率;数字平台助力构建常态化安全防控体系。(徐红艳 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