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黄花塘镇借助全新的智能微电网技术,打造近零碳乡村的绿色低碳转型创新经验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作为乡村振兴的先行军,2024年,黄花塘镇抓住省市领导挂钩帮扶和革命老区政策倾斜机遇,以做优特色农业产业为先导,打造和美田园乡村,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成功入选国家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示范乡镇公示名单,1.63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全部通过验收,建成2个省级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建设,新建农业数字基地1个,旧铺社区、芦沟社区、黄花塘村被列入“江苏省第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名单”。
用足资源,老区发展再添一抹红。走进黄花塘镇叶湖片区稻虾生态种养试验单元项目,90亩虾苗区作为繁养分离的核心区域,通过尾水循环改善养殖水质,从源头上提升了小龙虾的品质与产量。该项目可辐射周边养殖面积近万亩,亩均收入可达3500元,为老区发展增添了一抹红。黄花塘镇以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新四军文化园为基底,改造提档设施配套及服务水平,推动党性教育培训及军文旅融合发展,全年承接各类培训72班次6439人次。黄花塘村通过成立“强村公司”,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144.7万元,比去年增加了23万元。
至真至诚,做强经济贡献一份力。黄花塘镇坚持将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作为最大的招商项目帮办服务,从“细心”处入手,带上“诚心”出发,用“恒心”精准出击。组建服务园区保障专班,全力做好园区在建设发展中的要素保障和社会事务工作;争取省级各类资金2700万元,规划建设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农民创业园项目,为宁淮落户企业提供载体;积极推动占地2.22万平方米的黄花塘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投入使用,为园区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优质的服务助力深圳世显项目、南京中科煜宸等9个项目成功签约,宁淮算力中心项目、鼎缘农业、星达瑞光电等6个项目顺利开工,南师大宁淮创新平台等4个项目顺利竣工。面对江苏瑞盛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因产业政策、土地指标、资金短缺等问题停滞13年的现状,黄花塘镇主动担起责任,多渠道“牵线搭桥”,顺利引进投资10亿元的上海山恩科技项目,对原瑞盛重工地块和厂房进行有效利用,成为我县盘活低效闲置企业的成功案例。
变茶成景,乡村振兴厚植一片绿。如何让茶叶变成产业、茶区变成景区,黄花塘镇一直在探索。该镇依托10800亩雨山茶场纯天然环境优势,拓展千亩采茶基地、开设亲子茶文化研学课堂、新建金陵秾稼民宿等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开展5届雨山茶旅推广活动,累计吸引游客超5万人,研发红茶龙虾、红茶大闸蟹等6道特色美食。此外,搭建电商平台开展“同心助农”公益直播活动,帮助160户农户因茶致富,户均增收近4万元。
向善向美,宜居宜业绘成一幅画。为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黄花塘镇为千棵柳村、大字营村、茶场铺设黑色化道路8.5千米,改造污水管网约6千米,新增路灯450余盏,栽植道路沿途绿化5000余株,增设人行步道2千米。黄花塘镇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不断提升文化服务软实力。12月18日,在大字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门前广场,黄梅戏经典曲目《天仙配》正在上演,赢得附近村民阵阵掌声。今年以来,黄花塘镇开展了156场文艺汇演,放映230场电影,为群众提供58场义诊活动,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功能,丰富老百姓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