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盱城街道紧紧依靠辖区内的“山水”做文章,带领辖区群众想方设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坚定不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逐步形成以丘陵山区开发、高效农业种植、蔬果采摘、温泉小镇、观光休闲旅游等项目为主体的多元经济发展格局,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以“水”为媒,让水成为惠民活水。盱城街道充分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现代产业链,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新华社区龙虾养殖基地农户们正在分拣中心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刚刚捕捞上岸的小龙虾被按照不同的大小规格进行分拣、打包处理,等待着发往全国各地。近年来,盱城街道坚持“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的原则,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大力发展稻虾共生种养产业,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劳务就业等方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同时加强小龙虾冷冻库、分拣中心、特色种养基地等硬件建设,引导成立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进一步补齐小龙虾产业发展短板,为推动小龙虾成为乡村振兴大产业提供坚强保障。
念好“山字经”打好特色“产业牌”。近年来,新华社区牢牢把握“全域旅游”的契机,将村庄规划、产业规划、旅游规划“三规合一”。通过筑巢引凤,先后鼓励10余名乡贤返乡创业,培养了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借助物产资源丰富的优势,新华社区种植葡萄、苹果、板栗等设施农业1640亩,并成立新华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探索“公司+社区+居民”模式,让农民赚薪金、拿租金、分股金。
育文旅“良田”打造休闲旅游示范新高地。盱城街道秉持“乡村让城市更向往、新华让休闲更有味”的旅游理念,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原则,打造特色景点,推进旅游发展。目前,社区发展形成了花卉苗木、果品桃梨、特色蔬菜、葡萄酒酿造、水果采摘一条龙的休闲观光业。整合怡亨酒庄、城市桃源、金康达观赏石博物园、体育公园等旅游资源,探索出绿道与生态、文化、旅游、城乡的统筹发展模式。盱城街道坚持农业服务旅游、农户参与旅游的思路,流转土地3000余亩,引进中澳乐博园、江苏怡亨酒庄、梦幻岛乐园等特色旅游项目,每年吸引游客超过十万人,将“绿水青山”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收益。通过资源变资本、农民变股民,新华社区从曾经的经济薄弱村变成了现在的先进村。
下一步,盱城街道将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同时大力推进农业发展和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相结合,打造“赏花、采草莓、摘葡萄、品农家菜、住民宿”为特色的乡村旅游。(董礼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