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盱眙县太和街道以思想引领、健康守护和民生服务为抓手,全力做好三种“角色”,全方位打造居民家门口的“幸福圈”,让服务更有温度、治理更有精度。
社区“服务员”让“小事清单”变成“幸福账单”。今年以来,太和街道创新推行“红色岗亭”工作模式,明确将各小区的保安岗亭设为基层治理的前沿阵地,由网格员每周定期坐班,鼓励居民到岗亭坐一坐、聊一聊,再由网格员将群众的诉求形成清单后按“紧急事项立即办、一般事项限期办、复杂事项协同办”原则闭环处置,让居民“急难愁盼”事事有回音。
健康“守门员”守护居民“暖冬”。来自盱眙县人民医院的志愿者们携带便携式心电图机、血糖仪等设备,为居民进行免费检查,并现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个性化用药指导。针对有既往病史的居民,志愿者们还发放“冬季慢性病防护手册”,详细列出饮食、起居、用药注意事项。
理论“传播员”让理论学习“活”起来。本次宣讲全程采用直播模式在太和街道恩来家风馆内进行,志愿者们结合馆内图片和影像资料,将“十条家规”“不搞特殊化”等故事融入实景场景,给辖区党员群众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为扩大覆盖面,街道还将直播内容剪辑成“微课堂”系列短视频。通过视频号,网格群等渠道持续推送,让红色理论学习从“定时定点”变为“随时随地”,为辖区党员群众送上“不打烊”的理论学习“精神大餐”。
从健康义诊守护“暖冬”,到理论宣讲“声”入人心,再到“小事清单”兑现民生承诺,太和街道用“小角色”撑起“大民生”。这些贴近民心的服务,不仅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着基层治理的温度,让“幸福圈”越画越圆,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在家门口持续升温。(陈俊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