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盱眙县始终坚持把协商议事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按照“居民群众在哪里,协商议事就在哪里”的工作思路,盘活政协委员、退休党员、社区志愿者等优势资源,重点解决居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通过一系列协商议事实践活动,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搭建“微平台” 激发基层协商议事“新活力”。盱城街道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搭建“政协委员+职能部门+网格协商议事室+协商主体”的“微协商”平台,积极发动网格长、业委会、居民代表等基层力量广泛收集居民普遍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形成准确触及基层治理痛点堵点的问题意见清单,开展协商议事活动6场次,解决了五墩巷巷道改造、沙岗农贸市场门前道路改造提升、新华社区荒废地块改造等百姓急难愁盼的烦心事、揪心事6件,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广泛认可,确保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与社区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协调推进。
打造“微品牌” 擦亮基层协商议事“金牌子”。紧密围绕居民实际需求,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协商形式,大力推行“小板凳议事会”“庭院座谈会”“田头恳谈会”等模式,组织政协委员、党员干部、社区两委成员主动下沉,围绕群众关切的小区人居环境整治、特色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建设、小区改造、道路维修等实际问题,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听诉求、找办法。针对产业发展、项目落地中的难点堵点,组织委员深入合作社、种植基地、企业车间开展现场调研和协商,邀请专家、技术员、经营主体共同参与,力求在“一线”发现问题、凝聚共识、推动解决。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形式灵活、贴近群众的协商议事活动48场次,参与群众超过600人次,有效激发了基层协商活力。
开展“微协商” 书写基层协商议事“大文章”。近年来,盱城街道积极探索在社区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如何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让基层矛盾从“被动化解”转向“主动预防”?盱城街道以“党建引领 有事好商量”为抓手,用一场场接地气的“微协商”,撬动了13个社区的“大改变”,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下,走出了一条基层治理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