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花塘镇始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头,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将“有事好商量—‘码’上议”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以创新实践打响“黄花有情、‘码’上有‘议’”特色品牌,真正实现“与民共商、汇聚民智、惠及民生、满足民需”。
细化议题分类,让协商更精准高效。在原有“八有”“五有”建设标准基础上,黄花塘镇升级协商议事室“新五有”设施,配备联网电脑、音视频设备及“码”上议文化元素,让远程协商从“面对面”延伸到“点对点”,群众足不出户也能畅所欲言。同时,通过精准征集议题、科学分类施策,让协商更具针对性:对村卫生脏乱等发展性问题,用“探寻式”协商寻找解决方案;对新建农贸市场等决策性议题,以“商议式”协商凝聚共识;对村民纠纷等冲突性问题,靠“调解式”协商平衡利益。分类推进,确保每一次协商都能落地见效。
规范阵地建设,让协商有了新家园。黄花塘镇按照“四位一体”基层协商新模式,在“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内叠加打造委员之家、工作室及社情民意联系点,实现“四有”标准全覆盖。这里将成为政协委员扎根基层的“新阵地”: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会等多样活动联系界别群众,为老年人送健康、为青少年播科学;结合政协委员专业背景和特长,让专业委员用专长解民忧;建立社区信息员队伍,选拔责任心强、善于沟通者收集反馈社情民意,让社情民意“上传下达”更畅通。
拓宽宣传渠道,让协商品牌更响亮。黄花塘镇精心培育茶场“新农人议事之家”、黄花塘村协商议事室、芦沟社区协商议事室3家特色阵地,扫码议事的二维码、融入协商文化的景致小品成为亮眼风景,让“码”上议理念悄然融入日常。通过定期举办协商议事宣传周,邀请群众走进议事室,直观感受协商全过程;组织参与过议事的群众分享解决难题的真切体验,以身边事打动身边人;让“黄花有情、‘码’上有‘议’”品牌走进更多人心里,让“有事好商量”成为群众的共识与习惯。(刘惠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