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盱城街道坚持以“民情日记”的方式书写民生温暖,听民意、解民忧,深入落实好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办好民生实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民情日记”记满社区“民情事”。盱城街道通过深入开展“民情大走访”活动,记好“民情日记”,全面了解辖区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变“被动解决”为“主动发现”,通过“民情日记”记下辖区各类群体的多元需求、矛盾诉求、意见建议等内容,同时用心用情解决事关居民利益的每件小事,深入推动居民反映问题有效解决,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情日记”架起党群“连心桥”。盱城街道将“民情日记”作为收集、归纳、梳理居民“诉求清单”的重要工具。将“民情日记”变身为“工作责任单”,使社区工作更贴近民心,服务更精准有效。今年以来,依托“民情日记”模式共搜集居民意见建议501条,解决公共设施维修、小区环境卫生、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生活噪音、犬类管理、矛盾纠纷等问题483件,通过“民情日记”记录百姓冷暖,以“居民需求”调整服务内容,从小事入手,切实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
“民情日记”社区治理“智慧库”。社区工作人员现场记录在“民情日记”里,并承诺尽快解决大家提出来的问题。近年来,盱城街道积极引导居民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把群众的“小想法”变成解决问题的“金点子”,充分发挥居民力量,将“被动治理”转为“人人参与”。近年来盱城街道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安装充电桩、电动车棚改造、电梯安全问题等一系列关乎居民切实利益与安全的问题上,多次走访商铺与居民进行民意调查,在施工现场与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和热心居民共商共议,通过“小板凳议事”“庭院议事”广泛征集意见,切实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充分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董礼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