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盱眙县人民政府 新闻频道 镇街动态

新闻频道

【淮河镇】发展生态农业 书写“绿色答卷”
发布日期:2025-02-12  来源:盱眙县淮河镇人民政府  字号:[ ]

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淮河镇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指引,努力打造一条“水循环、零污染、高效益”的现代农业创新链,实现从“生态包袱”到“绿色财富”的转变。

整合资源,筑牢生态农业“四梁八柱”。该镇现有耕地面积12.67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11.86万亩,已建成高标准农田9.59万亩。在养殖尾水循环利用方面,该镇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养殖尾水循环利用面积达7554亩。该镇充分利用2024年环湖大道片区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契机,构建起“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格局。

创新模式,打造循环经济闭环体系。该镇生态农业循环利用模式独具特色,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核心,构建起“水—田—产”三位一体循环系统,破解农业面源污染难题。2023年,伏湖村养殖场实施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通过建设“三池两坝”,对1755亩养殖场的养殖尾水进行物理净化。净化后的尾水经生态抗旱渠道、地下进水管道等灌溉沿湖大道北侧1410亩高标准农田,农田退水再回流到生态抗旱渠道,形成“水循环、零污染”闭环系统。在沿淮村,沿湖大道南侧13245亩农田退水汇入沿湖大沟,通过新建智能一体化提水泵站,灌溉沿湖大道北侧3494亩高标准农田,既减少了污染,也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提产增效,有效提升经济社会效益。该镇生态农业建设取得显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效避免了养殖尾水和农田退水排入洪泽湖,保护了水源。在提产增效上,该镇解决了沿湖大道北侧高标准农田灌溉用水难题,避免贻误种植和抗旱时机,提高了粮食产量。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6提升到0.7,年节水量11.5万立方米,每年每亩减少灌溉用水电费15元左右,生态农业的“绿色引擎”带动淮河镇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跃升。

全面发展,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该镇土地流转率达76.5%,涉及农户650户,以稻麦种植和虾稻共生为主导产业,培育了众多新型经营主体,其中包括家庭农场22家、合作社2家、农业企业3家、种养大户76户。生态农业建设不仅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还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靠水吃水”到“护水富水”,淮河镇以生态农业为笔,以循环经济为墨,厚植生态底色、书写“绿色答卷”。该镇将继续以生态为底色、以创新为动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毕梓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