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房屋安全管理,及时消除农村住房安全风险隐患,坚决防范农村房屋安全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辖区稳定,连日来,马坝镇立足实际,认真落实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要求,提高站位、科学部署、积极推进,扎实做好保住房、保民生工作,筑牢农村住房“安全墙”。
“严”安排,快速落实。聚焦“情况明、摸排细、整改实”的工作原则,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召开汛期住房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部署会,及时传达上级重要文件及重点会议指示批示精神,要求镇村干部提高政治站位,时刻紧绷住房安全这根弦。组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全体班子成员分包到片,中层干部分包到村,对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负总责,各村支部书记对本村农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负直接责任,进一步明确隐患排查、宣传引导、整改落实等方面的具体任务,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各环节、各区域。另外,由镇建设办公室对村级排查员开展“一对一”“点对点”培训服务,谨遵网格化管理原则,确保排查人员“认领”任务、熟练掌握业务。同时充分发挥村级巡逻队的作用,加大日常巡查力度,确保巡查全领域、全方位、全覆盖。
“准”摸排,消除隐患。摸清任务底数,按照“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房”的要求,对辖区内农村房屋安全情况进行拉网式全面排查,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下沉一线,走访入户,对农村自建房、人员密集场所、经营性场所分类实施排查,重点排查地质灾害、汛期洪涝等易发区域。通过实地查看、房屋拍照等形式,对特殊困难群体保障住房、占用河道房屋、建新未拆旧及其他闲置危险房屋、建筑年龄超过20年的房屋等重点房屋的隐患进行全面排查,逐栋摸清房屋建造年代、建筑年限、结构类型、建造方式等情况,分类建立台账,织密织牢安全防护网。发挥村社区“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党员和群众代表的前哨和探头作用,对辖区内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房屋进行日常巡查,在其周边设置警戒线、醒目位置张贴警示标识牌等。同时,落实房屋安全主体责任,督促房屋产权人或使用人做好房屋安全自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住房,及时动员农户搬离并做好隐患消除工作。截至目前,全镇在汛期期间排查房屋600余户,张贴警示标识牌100余处,做到人不进危房,危房不进人。
“广”宣传,引导有声。马坝镇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密切关注气象、汛期动态,发挥好“线下+线上”宣传作用,及时发布汛期预警信息,让群众第一时间了解汛情。强化宣传引导,利用宣传车、大喇叭、流动电子屏、宣传条幅、朋友圈微信群、马坝发布等向群众广泛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农村房屋安全的重要性,支持和拥护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确保排查覆盖全面、摸排精准。同时,深入开展农村房屋安全科普教育,不断增强群众住房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提高群众参与排查整治的积极性和配合度,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房屋安全隐患自查与共治的良好氛围。此外,重点对老弱病残幼等特殊群体进行入户走访,普及防汛防灾知识,提醒在暴雨天气时刻注意住房情况,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及时和镇村取得联系,确保汛期住房安全。截至目前,开展敲门行动600余次,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微信群及公众号宣传转发住房安全信息50余条,覆盖群众6000余人次。
“强”机制,长效管控。马坝镇坚决贯彻落实“不落一户”的工作要求,锚定目标、紧扣节点,深入结合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民建房工作,强化周边监管,杜绝私搭乱建、凭空造危行为。建立健全农房安全长效管控机制,强化日常监督,把好房屋质量关。对辖区今年以来新开工建设的自建房,严格落实质量监管责任,及时建立工作巡查台账,定期开展现场监督检查,检查施工方是否具有建筑资质,建筑工匠是否持证上岗,房屋结构是否和图纸一致等内容,对已开工建设的住房严把质量关,对还未开工建设的督促农户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按时完工。同时针对发现的房屋安全隐患,特别是经营性场所房屋隐患排查,及时上报并鉴定,按照“谁拥有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整治台账,确定整改方案,逐项进行销号清零,始终把农村房屋安全管理这一重任扛在肩上,有力有序推进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顺利开展落实。
马坝镇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全镇累计排查农村房屋10125户,全面完成42户初判存在安全隐患农房的鉴定工作,已完成整治37户、整治率88.10%,其中经营性自建房完成整治7户、整治率100%。下一步,马坝镇将持续全面统筹推进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进一步深化排查成果,继续组织对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特别是对经营性自建房和涉及公共安全问题的自建房持续开展“回头看”,坚持边排查、边整治,高标准、严要求将农村房屋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落地、落实、落细,守牢房屋安全“底线”,切实保障辖区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吴倩 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