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桥镇坚持党建引领,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水面资源,聚焦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坚持塑形和铸魂并驾齐驱,积极探索多元化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打造“一村一品”,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小小葡萄结出致富“幸福果”。龙泉村依托地理条件和气候优势,率先鼓励带领群众种植特色经济瓜果,草莓、葡萄、西瓜等水果产业已闯出“四季瓜果”之名。葡萄种植产业在龙泉已逐步形成了一条集种植、育苗、采摘休闲为一体的产业模式,不仅让村庄田野间挂上了“紫水晶”“绿宝石”,也结出了农户致富的“幸福果”,“串”起了农户的美好生活。
虾藕共生产出水面“聚宝盆”。洪山村毗邻淮河岸线,村内河流水塘众多、水面资源丰富,常年以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为支撑产业。为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洪山村党总支书记通过查阅资料、走访群众、外出考察等形式,主动学习特色养殖模式,邀请种养殖业能人为农户开展业务培训,探索推广“荷花+”套养模式,不但夏季为村里增加了一道荷花美景,引来众多游客采摘游玩、拍照打卡,更带领村民走上“一劳双收”的致富道路。
生态黄牛创出特色“富民节”。仇集素有“牛乡”之美誉,仇集牛肉已成为河桥一张独特的名片,成为盱眙美食中的一个特色品牌。自2017年起,河桥镇坚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打响特色品牌、引领绿色富民、推动乡村振兴”的原则,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富民”的发展理念,以黄牛产业为媒,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创新举办“仇集牛肉节”,通过推介无公害特色农产品,实现办节富民,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四届河桥·仇集富民牛肉节,推广了以仇集牛肉、小磨麻油为代表的一批特色农产品,扩大了品牌影响力,推动了农业、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带动了一批低收入农户脱贫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全镇已形成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10个,养殖示范户52户,黄牛存栏量5000余头,年产值达9000万元,带动相关从业人员700余人,人均增收12000余元。
接下来,河桥镇将继续以生态资源优势为基础,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在特色经济林果、种植养殖等方面创出更多特色发展品牌,推进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游”的新地标,实现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张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