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推进辖区内信用建设规范化、长效化,盱城街道以“信”赋“能”,将信用建设嵌入到基层治理中,准确把握新情况、新问题,用信用建设“一根针”穿起社会治理的“千条线”,着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
建立机制,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盱城街道结合各社区实际,建立“网格+信用治理”机制,积极推进信用场景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信用阵地,实现了信用宣传和居民生活的呼应,让诚实守信深入人心。将“网格驿站”与诚信主题馆相结合,共同打造“诚信微网格”,网格员担任信用管理员,微网格员担任信息采集员,以诚信积分系统建立网格化信用管理模式,积极引导居民诚信自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进一步提高居民诚信意识,提升城市文明形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加强宣传,营造“信用+”新氛围。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加大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以网格化为抓手,组织网格员对辖区内居民、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讲解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相关知识,让群众和企业明白守信践诺的好处,积极主动参与到信用体系创建工作中,营造“知诚信、讲诚信、享诚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齐抓共管,构建政务诚信监督体系。建立居民遵守村规民约信用承诺制,引导辖区居民主动开展信用承诺,将居民参与村居事务共建、集体资源共享、文明新风共育、环境卫生共护、社会治安共治5大类48项践诺履约信息记入信用档案并量化积分;在政务、财政、就业、物业、就学、便民服务等方面,建立公开承诺制度,引导多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社会信用建设和文明服务水平。
下一步,盱城街道将继续创新信用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以“信”赋“能”,通过各类活动载体、网格走访、各项奖励激励等措施,带动辖区居民、商户、新就业群体等各方力量参与到信用建设工作中,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开辟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汪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