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司法局立足职能,聚焦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群体法治需求,通过强化法治宣传、优化法律服务、完善法治保障等举措精准施策,切实维护“一老一小”合法权益,为民生福祉筑牢法治根基。
聚焦“银发”需求,织密晚年法治“防护网”。针对老年人关心的赡养、继承、防诈等问题,县司法局变被动服务为主动上门,开设“银龄法治讲堂”,通过“以案说法”将典型案例转化为贴近老年生活的 “法律小贴士”,让老年人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开展“法律集市”活动,发放反诈防骗指南等宣传资料,提供“零距离”法律答疑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疑释惑,切实感受到法律服务的便捷与安心。畅通涉老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服务,确保他们“求助有门、维权有路”。截至目前,在全县村(社区)设置老年人法治服务点100余个。
护航“朝阳”成长,筑牢青春法治“防护堤”。选派司法所所长担任小学法治副校长,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重点内容,针对性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利用特色品牌《普法麦克风》栏目拍摄暑期安全、校园安全等微视频,通过学校平台推送资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网络,全方位强化普法质效。为社区矫正对象未成年子女提供学业辅导资源,在法律援助中心专门为特殊群体子女设立绿色通道,对其法律援助申请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联合专业心理辅导介入,针对特殊群体未成年子女面临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困扰等问题,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及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
汇聚“联动”力量,搭建全域法治 “防护墙”。县司法局着力构建服务“一老一小”的法治守护网络,对内整合律师、公证、调解、法援、普法等职能资源,通过建立“一老一小”服务专项工作组,打通各职能科室壁垒,推出“一站式”服务清单23条。对外联动民政、教体、妇联、共青团、关工委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与快速响应机制,协助各乡镇(街道)成立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在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窗口设立老年人接待专区等,确保急难问题及时有效处置,实现资源精准投送、服务前置介入。今年以来,已推动解决未成年人监护缺失、老年人赡养纠纷等急难事项90余件,有效提升“一老一小”群体的法治安全感与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