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盱眙县人民政府 新闻频道 部门动态

新闻频道

【公安局】“四字方针”深入开展“守法礼让、文明出行”专项整治行动
发布日期:2024-09-12  来源:盱眙县公安局  字号:[ ]

  为进一步规范“斑马线”前行车秩序,倡导“守法礼让、文明出行”的文明交通新风尚,有效减少斑马线前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连日来,县公安局以加强宣传教育为引导、以强化执法管控为抓手,集中警力在城区范围内采取“四字方针”深入开展“守法礼让、文明出行”专项整治行动。

  以“宣”为要,增强礼让意识。一是矩阵宣传,拓宽载体。在充分借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主流媒体播放、刊登《关于开展机动车不礼让行人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的通告》的基础上,邀请媒体记者随警作战,对机动车不礼让行人违法行为整治情况进行全程报道,现场解读执法依据,直击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最大限度增加整治违法和宣传教育的社会效果,有力震慑交通违法行为人;二是案例解读,答疑解惑。利用网络新媒体和“盱眙警方”微信等公众平台对机动车礼让行人法律法规、交通案例进行解读,明确行人、机动车通行规范,进一步细化“不礼让行人”的认定标准,引导广大交通参与者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安全文明出行;三是阵地宣传,营造氛围。用足城区五墩、金泰和新马中学红绿灯路口旁的户外电子显示屏以及各执勤路口的“小喇叭”、立柱式显示屏等宣传载体,高频次循环播放机动车礼让行人视频、音频和宣传标语,加大宣传覆盖面,全方位普及机动车礼让法规,有效实现车辆、行人相互礼让的理念入耳、入脑、入心。

  以“控”为主,严查严处违法。一是网格管理,压实管控。根据城区片区网格管理机制,采取定人、定岗、定责的勤务模式,突出早晚高峰重点时段管控,加大对机动车不礼让行人、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现场劝导和执法力度,坚决做到严管、严查、严罚,用现场执法激活文明守法意识;二是拉网巡逻,立体管控。平峰时段,集中警力采取不间断动态“人员巡逻+警摩巡逻”、不定点对辖区内重点易违章路段进行流动巡逻查处、喊话纠违等方式方法,提醒机动车驾驶人在通过人行横道时要主动停车礼让行人,进一步延伸整治覆盖区域、时段,扩大整治效果;三是联合整治,聚力共管。每日抽调机关20余名警力增援城区路面一线,并将警力覆盖至城区主要路口、主要路段斑马线、交通流量较大路段,按照“见违必纠、纠违必处、处罚必严”的标准,从严查处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交通违法行为,提高路口和路段的守法率,提升城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水平。

  以“育”为本,提高守法意识。一是教育套餐,首违免罚。对首次交通违法或交通违法情节轻微的驾驶人,对其进行“体验式”教育,即身着红马甲,头戴小红帽,手持小红旗在非机动车路口体验执勤,查纠、劝阻违法行为20分钟、观看交通安全教育警示片半小时、抄写交通法律法规、签订“文明驾驶,礼让行人”承诺书或撰写保证书等方式加强警示教育;二是违法抄告,共同监管。对查处的公交车、出租车、公务用车、校车、快递运输车辆等不礼让行人交通违法行为,在依法处理的同时以书面形式抄告至车辆所属单位。经处罚后再次违法的,抄报相关部门或单位停止相关人员运输资格,提高违法震慑力;三是送法上门,宣教入户。对多次不礼让行人且拒不到指定地点接受处理的违法行为人,经查证核实后,联合辖区派出所或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敲门行动”,通过上门送教、当面处罚等举措,打通文明礼让交通安全教育“最后一公里”。

  以“技”为先,提升管控效能。一是监控查处,创新执法。全时段全路段利用城区各路口的电子监控设备,对机动车不礼让行人违法行为进行识别抓拍比对,用足罚款、记分手段,提高执法效果,让不文明行为全时段全方位无处遁形,营造严管严罚整治氛围;二是智慧管理,罚教结合。对现场查处的未礼让行人车辆,民警通过网络终端录入文明出行劝导系统,然后要求其车辆驾驶人扫码观看交通警示教育视频、做交通安全测试题,并记录在违法数据库中。对被该系统检测到有多次未礼让行人的违法车辆,经提醒仍不改正的,对其进行曝光晾晒,提高市民的警戒意识和守规意识;三是数据支撑,释放警力。针对违法频次较高的车辆推出“高频违法提醒服务”,将违法未处理(包含未礼让行人违法行为)5次以上的车辆,通过发送提示短信、筛选比对机动车所有人联系方式、录入缉查布控系统等措施,提醒机动车当事人关注车辆违章,及时处理,充分释放有限警力,提升道路交通管理实战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