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且湿度高的夏季,食物随时都会成为细菌肥沃的培养基。每年夏天都会有不少因为“吃的不对付”而跑肚拉稀的病例,大人小孩都有,且常常被误以为是吃得太“凉”导致的。事实上,低温的食物或饮料确实会让一部分朋友肠蠕动加快,但一般不会让人一天跑若干次厕所。所以,当大便发生显著性状改变(俗称“拉稀”),首先要考虑食品卫生导致的肠道感染。
五个安全吃瓜“小贴士”
1.最好保证现吃现切
人口多的家庭,建议购买完整西瓜,回家现吃现切;人口少的家庭,往往会选择从超市购买已经切成一半、覆盖保鲜膜售卖的瓜,尽可能买“刚切的”,回家后抓紧吃或者抓紧放进冰箱,越早吃完越安全。不建议在冰箱储存好几天。
2.保证双手、砧板、刀具的卫生
家中配备专门切水果的砧板及刀具,切勿与切其他食物的砧板及刀具混用。切瓜前将砧板及刀具洗净沥干。切西瓜前也应当用流动水清洗干净。
取保鲜膜覆盖西瓜的过程中,就算是洗过双手,也要避免手指触碰到可能接触果肉部分的保鲜膜,避免手上细菌通过接触保鲜膜转移到瓜肉上。
3.缩短储存时间
室温≤30℃条件下,切开的瓜最好能在8小时内吃完。一次性吃不完的瓜,切开后覆盖上保鲜膜(主要是为了避免接触冰箱里的其他细菌),尽快放入冰箱冷藏。吃多少切多少,不建议用勺子挖着吃,剩下再放冰箱继续储存。切开后冷藏的西瓜最好不超过24小时。
4.“断舍离“可能已污染的部分
冰箱里储存过的西瓜、甜瓜、哈密瓜、木瓜等,吃的时候,建议切去表面的部分(厚度大概1厘米左右)。如果切开的西瓜已经在冰箱里放置了两三天,或者表面已经有肉眼可见的不新鲜果肉,那就别犹豫,抓紧弃之。
5.正确选择保鲜膜,建议买有PE和PVDC标记的市售保鲜膜,安全性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