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盱眙县人民政府 新闻频道 专题专栏 食品安全专栏 食品安全知识科普

食品安全专栏

米酵酸菌,你了解多少?
发布日期:2024-05-17  来源:盱眙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字号:[ ]

  “在美食的世界里,我们总是追求着味道与健康的完美结合。然而,近几年频繁爆出的米酵酸菌中毒案例,却让我们对食品安全产生了深深的忧虑。那么,米酵酸菌到底是什么?它为何如此危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米酵酸菌的世界,了解它的真面目。”。

  一、案例分析

  案例一:隔夜泡发木耳引发的悲剧

  2019年7月,杭州的张先生(化名)因食用隔夜泡发的凉拌黑木耳后,突感不适,被紧急送入医院。经检查,医生发现他的肝、肾功能衰竭,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案例二:凉拌河粉成“隐形杀手”

  2021年6月,广东的李女士(化名)在一家小餐馆食用了凉拌河粉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起初,她以为只是普通的肠胃不适,但症状持续加重,最终被诊断为米酵酸菌中毒。

  案例三:家庭聚餐中的“不速之客”

  2022年春节,上海的陈先生(化名)一家在聚餐时,食用了自制的玉米面馒头。不久后,陈先生和家人陆续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经过医院诊断,他们被确诊为米酵酸菌中毒。

  案例四:学校食堂的“隐形威胁”

  2023年5月,某中学食堂发生了一起米酵酸菌中毒事件。多名学生在食用学校食堂的米线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经过调查,原来是食堂的米线在储存和烹饪过程中受到了污染,产生了米酵菌酸毒素。

  你知道吗?在我们平时吃的很多食物中,比如玉米面、米线、河粉等,都可能隐藏着一种叫做“米酵酸菌”的微生物。它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哦!

  米酵酸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会大量繁殖,并产生一种叫做“米酵酸菌”的毒素。这种毒素可是个“狠角色”,它会损害我们的肝脏、肾脏,甚至影响神经系统,导致头晕、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

  二、如何避免米酵酸菌的危害?

  购买食物时,要选择正规渠道,看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避免购买过期或来源不明的产品。

  储存时,要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特别是夏天,更要小心食物变质。

  在烹饪这些食物时,一定要煮熟煮透,确保彻底杀死米酵酸菌。如果发现有异味或变色,千万不要舍不得,果断扔掉!

  吃了这些食物后,如果出现不适,比如头晕、呕吐、腹痛等,要立即就医,并告诉医生你吃了什么,以便医生快速诊断。

  三、生活中的小妙招

  小技巧:在烹饪这些食物时,可以加点醋或柠檬汁,它们可以抑制米酵酸菌的生长。

  小提醒:夏天温度高,食物更容易变质。所以,我们要特别留意食物的保存和烹饪,确保吃得安全、吃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