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因为味道鲜美且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但毒蘑菇因其外形与可食用蘑菇相似,难以区别,以致经常导致误食。近年发生过多起食用毒蘑菇中毒事件,甚至有人中毒致死。
如何预防毒蘑菇中毒?
1.不采摘
大家不要因为好奇或者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
2.不购买
注意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对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
3.不食用
为避免类似中毒事件,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学校食堂、企事业单位食堂、餐饮单位对野生蘑菇应做到“三不”,即不采摘、不加工、不经营,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如果误食毒蘑菇中毒后如何紧急自救?
1.吃完野生蘑菇后如感不适,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如环境受限,应立即采用简易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等处理。
2.急救时最重要是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把手指伸进咽部,刺激咽喉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3.在等待急救车期间,为防止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最好让患者饮用加入少量食盐和食用糖的“糖盐水”,防止休克发生。
4.对于已进入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温。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类在我市引起中毒的毒蘑菇:
一、大青褶伞
距离我们最近的毒蘑菇,常见生长于公园或小区草坪上,菜地里,路边草地、荒地,锯末堆上,垃圾堆旁,更甚至居家花盆里。
菌褶幼时白色,成熟后变为青绿色,掰开或损伤后,青绿色越发明显。青绿色孢子印。
特点:菌柄有菌环,可移动,如戒指状。
食用后可引起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包含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二、肉褐鳞环柄菇
我市发生多起毒蘑菇中毒都出现了肉褐鳞环柄菇的身影。此种毒蘑菇在我市比较常见,含有鹅膏毒素,属于剧毒,会造成急性肝肾损伤。
容易长在松树林里,路边河边的绿化带树林里,在松树、冷杉林中也会有发现。
特点:菌盖上环状麟片,菌柄下部与菌盖同色鳞片,菌柄内部中空。
三、鹅膏类毒蘑菇
部分鹅膏类野生蘑菇含有鹅膏毒素,摄入含有鹅膏毒素的毒蘑菇会引起肝肾损伤,严重的会引起多器官衰竭乃至死亡。
特点:既有菌环又有菌托。
鹅膏菌以及含鹅膏毒素的毒蘑菇中毒明显表现出四个阶段。
四、墨汁鬼伞
墨汁鬼伞菌盖初期卵形至钟形,未开伞前顶部钝圆,当开伞时一般开始液化流墨汁状汁液,这就是“墨汁鬼伞”这个名字的由来。
幼年时期的墨汁鬼伞常有人采食,味道鲜美,有着独属于菌菇的清香味。但是与酒同食有毒。会使人发生面部潮红、呕吐、心悸、头痛等不良反应,因为其含有一种毒性成分鬼伞素。
鬼伞素和酒精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即眩晕、全身潮红、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一系列临床反应,毒性成分服用量过大时还会使血压下降、心肌梗塞,严重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