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助人热心肠
人们常说,做一件好事容易,但能多年如一日地把一件好事一直做下去,那是需要恒心的。万师傅常和来剪头发的人说,以前经常碰到来老人说好多理发店现在不愿意给年纪大的人理发,而且大多老人也觉得年轻人的理发价格有点偏高,所以他就想着,反正又不赶时髦,孬好给他们剪剪就行,还有老人觉得让孩子带出来理发又耽误孩子的时间,所以当时自己就想着能帮忙剪一剪子就帮一下。
“能帮剪一剪子就帮一下”这句话看似很轻松,但万永安师傅一做就是十几年。他的店虽然开在南苑新城,但是他和他的一辆小电瓶车却跑遍了大半个街道。南苑新城小区原本都是周边原各个小组拆迁安置过来的,还有一小部分像东塘组、中心组、王相组等地方目前还没有拆迁,这些地方有谁需要理发又不方便出门的,一个电话,万师傅就会骑着他的电瓶车上门服务。万永安的车上常年放着一套理发工具包、一个马扎子和一把扫把,主动上门为老人和残疾人服务,对于常年卧床或行动不便的客人,刘学伟早练就了“十八般武艺”,或伏下半身,或单膝下跪,或马步半蹲......老人在接受万师傅服务时,最常说的一句话是:“现在还是好人多!”简短而朴素的一句话,是老人们委婉而真诚的感谢,在万永安听来则是至高无上的表扬。有时遇到一些家庭困难的人他从不收费,万师傅说:“只要老人愿意找我,那就是对我的认可,借自己的手艺为社会做点事,只要自己还干得动就会一直做下去。”年复一年,不管店里有多忙,为老人义务理发已成为店里的传统,万师傅的爱人对这件事也非常支持,社区居民们也夸他是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的“活雷锋”。万永安常说:“对待老人,既然我们有帮助他们的条件,又是自己的特长,为什么不去做呢?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他们需要尊重,也需要爱护。对于我来说,能用一双手去帮助别人,自己也感觉很充实、很快乐。”多年来,万永安已记不清免费理发多少次,上门理发多少次,但在他看来,这只是平常生活中的一个个细小片段。
小门头藏着大爱心
“爱心理发店”门头不大、低调又简朴。一把椅子、一面镜子、一套老式剃刀、十多条整洁的毛巾就撑起了真个“店铺”。门脸虽小但一点不影响周边邻居的光顾,店门口经常看到排队的人群,人们默契地聊聊天,从不催促工作中的忙碌的老万,这是对他的尊重也是信任。推头、刮胡子、采耳、修理鼻子……万永安一直坚持用传统的理发手法,躺在那张有年头的理发椅上,顾客舒服地眯起了眼,老万也开心地笑着。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多年来,万永安义务为年龄较大、孤老病残群众免费理发,寒冬酷暑,从未断过。熟知的人都知道老万有一个破旧的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一些信息,那是他的“预约客户”,有时不能及时理发的顾客和不能及时上门服务的顾客他会认真地记在小本上,后面按需安排服务。小细节体现了他的耐心,小善举彰显了他的爱心,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用善心照亮社会、用奉献温暖人心的力量。老万说:“年岁渐长,自己也会偶尔头疼脑热,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但只要坚持做一天就会付出百分百的热心,不辜负大家对我的信赖。能够在本该退休的年纪还在发挥余热自己也很充实。”
助人为乐既是一种美德,又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中他总是乐观开朗,充满热情,以豁达的胸怀迎接每一天,以自己的言行来感化和影响身边人,真心真意为居民办事,甘于奉献,淡泊名利,让“小善行”温暖整个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