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盱眙县人民政府 新闻频道 专题专栏 精神文明创建专栏 身边好人道德模范

精神文明创建专栏

淮安市道德模范陈连红:一颗感恩心 三十余载公益路
发布日期:2024-08-28  来源:盱眙县文明办  字号:[ ]

“母亲在我三岁时就去世了,我在政府和街坊邻居的关怀下长大。回报社会,回报那些曾经帮助我的人,是我最大的心愿。”30余年来,她将儿时的“百家饭”铭记心间,积极投身公益,扶危济困、关爱孤寡,用无疆大爱回馈一粥一饭。她胸怀感恩之心,用一生践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动人故事。今天的“爱敬诚善 德润淮安”,我们一起走进淮安市道德模范——陈连红。

情系社会的“爱心会长”

1986年,年仅16岁的陈连红开始做小生意,她始终坚持“质量第一、诚信经营”的理念,“陈红家纺”渐渐成了盱眙家喻户晓的品牌。生意越做越好,陈连红回报社会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只要得知谁家有困难,她总会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为了让公益事业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更加规范,2016年6月13日,陈连红的“爱心公益协会”正式注册成立,现今,注册会员已达988名,共有3200余名爱心志愿者。协会坚持每月开展2-3次爱心公益活动。在陈连红的带领下,爱心公益协会建起了“爱心书屋”,为贫困留守儿童提供免费借阅服务;发起助学活动,联系爱心企业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定期前往敬老院,长期帮助照顾孤寡老人。组织开展爱心公益活动600余次,捐助财物达306多万元。

2016年10月的一天,一封署名阜宁县委、县政府的感谢信,寄到陈连红手中。感谢信写道:“在灾区人民最需要帮助的关键时期,在全县抢险救灾的危急关头,贵单位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奉献爱心,给予了我们莫大的温暖和慰藉,增添了我们战胜灾难的勇气和力量。”原来,在2016年6月23日,阜宁遭遇史上罕见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害,陈连红组织志愿者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参加救灾。2016年8月19日,盱眙县爱心公益协会前往阜宁蔡河、新桥居委会,将“为灾区助学”义演募捐的3.1万元交到灾区36名学生手中。阜宁县委、县政府深受感动,给盱眙县爱心公益协会寄来这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并在当天《阜宁日报》头版头条全文刊登。

2017年,由爱心公益协会和盱眙县司法局共同组织实施的特色帮扶品牌——“黄丝带帮扶活动”全面启动。陈连红带领爱心人士走进监狱和戒毒场所结对帮扶,开展心理咨询辅导、文化教育、法律政策主题讲座;走进过渡性安置基地,为有需求的帮教对象提供心理咨询辅导和社会适应性指导;走进社区矫正中心,在心理辅导、技能培训、助学复学等方面为社区矫正人员提供支持和帮助;走进村居社区结对帮扶,为安置帮教对象、社区矫正人员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解决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定期定岗定人一对一帮扶,给予关爱及心理疏导。

特殊孩子的“爱心妈妈”
  盱眙县维才村少年刘仁五,母亲有癫痫,父亲也身患重病。16岁时癫疯的母亲突然失踪,父亲也病重去世,留下刘仁五独身一人,无人照料。陈连红得知后,立即给他送去生活必需品,教他铺床叠被、洗衣做饭,并每月资助他300元钱生活费,直到刘仁五参加工作。每当刘仁五见到陈连红,都亲切地叫她“陈妈妈”。  穆店乡小张是一名弱智儿童,由于其父母长年外出务工,爷爷奶奶对他也疏于照看,小张经常无人过问,饱一顿饥一顿。从2003年开始,陈连红每周六都会来到小张家中,教他写字学习,帮他清洗衣物等,这一帮就是12年。如今小张已长大成人,还开了一个小卖部,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这是陈连红心系特殊孩子的缩影,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2018年4月22日,以“传红色基因 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盱眙县黄丝带关爱活动,让20位特殊家庭的孩子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在陈连红的带领下,孩子们参观了盱眙国防教育馆、烈士陵园,还乘坐游览小火车欣赏了天鹅湖风光。心与心的交流,零距离的关爱,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胜似亲人的温暖。多年来,爱心公益协会志愿者们在陈连红的带领下,几乎走遍了盱眙所有农村学校。陈连红每个月都要带队走访贫困学生,不论路途遥远,不论严寒酷暑,每一个受助学生家庭都必须走访到。经济资助、心理辅导、义务家教,甚至包括为受助孩子家庭寻找脱贫致富良方等,都是她们志愿者服务范围。随着爱心公益协会队伍的不断壮大,受到帮扶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孤寡老人的“暖心闺女”
  陈连红心系敬老院,每逢春节、中秋、重阳等节日,她都会来到老人的身边,陪老人过节。2016年重阳节期间,她组织爱心团队开展“走近孤寡老人”活动,为盱眙全县敬老院、养老院的老人送去“一次健康体检、一本精美相册、一台文艺演出、一场法律咨询和一顿团圆饺子”,让老人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浓浓关爱。据不完全统计,陈连红组织开展“爱老、敬老”活动15场次,捐助物品价值近6万元。每当团聚活动临近结束时,老人们都会紧紧拉住陈连红的手说:“闺女,下次你早点来呀。”望着老人们祈盼的双眼,陈连红暗下决心,誓将爱老敬老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汇聚爱心就能凝聚力量。“每当看到受助者脸上绽放笑容的时候,喜悦感与成就感就会从心底油然而生,我真切地感受到原来平凡的爱是那么的伟大。”陈连红说,她将永远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带领她的团队在公益之路上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