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斤重的黑板到便捷灵活的白板教学,从不足十平米的方寸“小课堂”到远近闻名的爱心辅导班,斗转星移,初心不变,瘫痪在床二十三年的叶海涛始终牢记对留守儿童的承诺,凭借惊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多年如一日义务辅导家乡留守儿童,浇灌他们求知的梦想。一诺千金的诚信佳话感染了无数人,2022年11月,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正式授予叶海涛江苏“最美诚信之星”称号。
初冬清晨,雾气笼罩乡野,在淮河镇明祖陵村的一间民房前,几个孩子正在晨光中大声诵读课文,琅琅读书声驱赶着冬日的寒意。孩子们的身后就是叶海涛的爱心辅导班。1999年秋季开班,至今已有24个年头。
叶海涛告诉记者,基本每天晚上,附近的一些孩子有学习方面问题的都来他这里,周末时候周边的孩子也会来,所以周末分好几个批次,不同年级分开来辅导,基本上周末所有小孩子加起来的话,大概能有十几个,多的时候二十几个。
站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是叶海涛从小就怀揣的梦想。1993年,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淮安师范学校,正当他为了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而努力学习时,厄运却不幸降临在他身上,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股骨头坏死让他不得不中途休学,求医无果后,他的病情逐渐严重,最后瘫痪在床。
从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到瘫痪在床的病人,巨大的人生落差让叶海涛陷入痛苦,但家人的陪伴鼓励和心中不灭的教师梦让他对生活重燃了希望。在家人的帮助下,1999年,叶海涛的爱心辅导班正式开班,利用寒暑假、周末和晚上放学后的时间为村里留守儿童免费辅导功课。
学生叶涵说:“我念三年级,经常来叶老师家里听课,叶老师很有耐心,不管是什么题目,都会教到我会为止。”学生黄文杰说,他在叶老师这里学习两三年了,老师教会了许多问题,非常喜欢老师上课的风格。
叶海涛表示:“我是这样想的,虽然我身体瘫痪了,但是我之前所学的知识还在,我当时读的是师范,我是不是可以利用我所学的知识来帮助附近的这些孩子们呢。”
对别的老师来说,立于三尺讲台,举手之间就可以写下一串串整齐优美的文字、一个个精妙的公式。但是对瘫痪在床的叶海涛来说,辅导孩子们的功课并不是件容易事。起初他只能将一块六斤重的小黑板架在胸前,艰难书写授课。长年累月,他的左臂落下了活动不便的毛病,掌心也早已磨出厚厚的老茧。然而即使如此,他从没有一刻想过放弃。
村民郭凤萍说:“一开始我儿子跟着叶老师学的,真正是受他天天辅导,前前后后跟他学了好几年,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现在我孙子也跟叶老师学了,两个孙子非常愿意跟着叶老师,他很有责任心,我们一家都感谢他。”
叶海涛说,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比较懂事的,因为他身体不方便,有时候比如说讲课时间长了,口渴了,孩子们都争着给他倒水喝,或者是他要起来了,就帮他拿拐杖。所以在与孩子们相处的时候,他也感到很开心很感动。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唯有持之以恒的诚信坚守,叶海涛始终践行着他当初对留守儿童的承诺“只要身体允许,即使永远站不起来,也会坚持辅导下去”。他的“小课堂”一开就是二十四个春秋,以病榻为讲台,叶海涛前后辅导了500多名留守儿童,他们中不少人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学校,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逐梦人生。
“最初辅导的那些孩子现在基本上都已经上大学,有的已经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还有的他们自己的孩子也来我这里学习了。让我感到欣慰的就是他们现在都发展挺好的,而且每到春节、国庆这些时候,他们回来也会过来我这边来看望我,我很感动,谢谢他们!”叶海涛说,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如同一剂剂良药,让他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24年来,叶海涛用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兑现自己的承诺,守护着身边留守儿童的成长,微光成炬,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