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盱眙县人民政府 新闻频道 专题专栏 精神文明创建专栏 身边好人道德模范

精神文明创建专栏

身边好人余毓德:19年初心如磐 让乡村孩子飞得更高
发布日期:2024-01-05  来源:盱眙县文明办  字号:[ ]

余毓德,男,汉族,1982年4月生,中共党员,盱眙县第六中学校长。

余毓德扎根乡村,19年如一日,坚守教书育人的理想。他用亲人般的爱关心关爱学生的成长,陪伴一届又一届农村孩子,让他们在追求诗和远方的道路上越飞越高,越飞越稳。余毓德直接资助和帮助过的困难学生100多人。余毓德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师生拥护、家长信赖的校长,他始终尽心尽责,用辛勤的汗水和无悔的青春书写初心如磐、奋楫笃行的精彩篇章。余毓德老家在安徽省的一个山区,自小家境贫寒。读书时几度辍学,是他一个个老师的关怀鼓励帮助,才使得他成功地考上大学。“我要做老师,要做一个好老师。”自小就成了他的理想和追求。

负重前行的热心人

2004年9月,大学毕业后,余毓德放弃亲朋好友介绍的其他工作,只身来到了盱眙县桂五中学,如愿以偿地当上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新学期开学一个多月后,一位高二数学老师离开学校,这使得本来就紧缺的教师资源雪上加霜。学校领导开例会时说到这个事情,一筹莫展。

会后,余毓德找到学校领导,他说:学生的课程不能耽误。他要兼任这个班的数学老师。尽管此时,他已经是高一年级两个班物理教师和一个班的班主任。校领导紧握他的双手,感谢他热心相助,挺身而出,解决了燃眉之急。学期结束时,余毓德所带的班级物理和数学教学成绩都排在年级前列。

多年来,余毓德一直担任高三年级主任、班主任和艺术班的数学教师。他不放松每一节课,不耽误每一次辅导,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虽然工作量长期超负荷,但他依然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他深受学生爱戴,领导称赞,家长好评。

2018年9月,余毓德就任盱眙县第六中学校长。刚到校的他,坚持任教毕业班,虽然学校事务繁杂,但他从未少上一节课。他说:“我是校长更是一名教师,带主科,我们要首当其冲。”

无怨无悔的“痴迷”人

因为热爱,所以执著。只要一到学校,一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余毓德就进入了痴迷忘我的工作状态,对他来说,工作永远排第一位。

2008年4月23日早晨,余毓德还往常一样在学校督促住校的学生起床、早操、晨读。中午十点,他才向学校领导请假,今天是他结婚的大喜日子,他美丽的新娘和亲朋好友都在饭店等着他呢。领导和同事感到惊讶的同时,都对他的敬业精神发出由衷的赞叹。

2011年的上半年,或许是余毓德工作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光。那时,学校的孩子们面临高考,在这临门一脚的时候容不得半点马虎,远在安徽安庆老家,身患癌症的母亲即将走到生命尽头。作为客籍教师的他无奈忠孝难两全,只好一边祈祷着母亲能多撑些时日,一边夜以继日地研习备课、辅导学生。

夜深了,他的办公室灯还亮着,校长发现时劝他早点休息,不要熬的太晚,余毓德只是简单说了一句:“还是忙点好,有事情做心里才会踏实”。在他心里,学生的未来高于一切。直到孩子们坐上了进城高考的客车,他才急匆匆踏上了500公里外的回家探亲之路。

余毓德永远不会忘记,当他夜晚到家后,来到母亲床前,老母亲用微弱的声音不断地喊着他的小名,他紧紧握着母亲骨瘦如柴的双手,顿时泪如雨下。

循循善诱的“提灯”人

多年来,余毓德坚持做一个照亮学生前行道路的“提灯”人。他总是关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成了他习惯。他每天都要找学生谈心,尤其是成绩落后的孩子。他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引导孩子阳光快乐,积极向上。

2008年10月,余毓德任教班级里有个学生叫张叶奎,他从小就失去妈妈,爸爸也外出多年未归,在大伯的资助下勉强读到了高三。学校虽然对他免收一切学费,但学习美术的耗材和外出考试的费用仍然没有着落。经过接触,余毓德了解到这个孩子有信心学习美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余毓德以借钱的名义资助他,使他顺利考入了安徽省黄山学院。张叶奎后来多次要还余毓德赞助钱款,都被余毓德婉言拒绝了。

2018年11月,学校初三年级有一个叫赵士伦的残疾学生,家庭贫困,学习成绩不理想,多次表示“不想上学”。余毓德得知后,经常与他交流谈心,了解他的生活、学习情况。余毓德发现,他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于是找来了学校的美术老师对赵士伦悉心指导,初三毕业后,还为他张罗着寻找好的老师,帮助他提高绘画技能。

现在,赵士伦是江苏某大学一名大二学生,他的作品获得2023年淮安“双名”工程奖,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新人作品展新人奖等十余次。对此,余毓德倍感欣慰。

工作以来,余毓德直接资助和帮助过的困难学生100多人。

率先垂范的领头人

2018年9月起,余毓德担任盱眙县第六中学校长,当时全校仅有70多名学生,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教师教学热情不高。

余毓德临危受命, “没有工作激情,哪有希望的田野?”。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

余毓德每天最早到校,最晚离开,用无声的坚持,影响、感染、带动身边人。他一边忙着教学,一边忙着管理工作,整天都好像陀螺一样不停的转动着。

2019年暑期,学校教学楼、行政楼改造,需要把两栋楼清空。为了节省开支,他顶着炎炎烈日,带领全体老师一起搬桌椅、挪器材,即便汗流浃背、磨破手掌也毫不在意。他自己专拣重的、脏的扛,还笑称自己年轻体力好。

2020年夏,淮河发生了流域性大洪水,危急关头,他带领教师组成“青年突击队”,身先士卒日夜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

在他的带领下,学校慢慢走出了办学难的困境。现在,第六中学有在校学生423人,教学成绩节节攀升,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星空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从教近二十年,余毓德春蚕吐丝般地践行自己教书育人的承诺。他先后获得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