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盱眙县人民政府 数据 统计公报

数据

2015年盱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2016-07-14  来源:盱眙县统计局  字号:[ ]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县上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综合实力再上新水平,结构调整实现新进展,发展质量有了新提升,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平稳增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20.13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98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128.57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139.58亿元,增长11.6%。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9145元。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上年的16.7:41.0:42.3演进为16.2:40.2:43.6。与上年比较,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更加趋于优化。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5.89%,拉动GDP增长5.59个百分点,对全县GDP的贡献率和拉动增长百分点在三次产业中均为最大。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和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


2015年总量

(亿元)

2014年总量

(亿元)

2015年增量

(亿元)

增长贡献率

(%)

拉动增长百分点

(%)

地区生产总值

320.13

290.07

30.06

100

10

 第一产业

51.98

48.42

3.56

11.84

1.18

 第二产业

128.57

118.87

9.7

32.27

3.23

  #工业

#102.39

#93.77

#8.62

#28.68

#2.87

 第三产业

139.58

122.78

16.8

55.89

5.59

  二、农林牧渔业
  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39亿元,增长3.43%,其中农业总产值59.9亿元,增长3.90%。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42.7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4千公顷,其中夏粮种植面积61.62千公顷,秋粮种植面积81.13千公顷。全县粮食总产量98.72万吨,比上年增加0.16万吨,增长0.16%,其中,夏粮34.87万吨,夏粮亩产377公斤;秋粮63.85万吨,秋粮亩产525公斤。全县设施农业面积18.73千公顷。
  全县林木覆盖总面积为65.58千公顷,林木覆盖率为29.26%。
  全县生猪出栏47.06万头,牛出栏0.82万头,羊出栏14.8万只,家禽出栏1804万只,禽蛋总产量2.84万吨。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17.71万亩,水产品总产量5.76万吨。
  三、工业、建筑业和固定资产投资
  工业生产缓中趋稳。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899.92亿元,同比增长1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22.13亿元,同比增长19.5%;利税总额64.54亿元,同比增长23.6%,其中,利润总额36.88亿元,同比增长22.4%。
  重点企业支撑明显。昌盛电气、淮河化工、中再生等30户重点企业累计实现产值206.83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总量的23%。
  高新技术产业贡献较大。全县高新技术企业81户,累计实现产值221.26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总量的25%。
  建筑业发展趋缓。全县实现建筑业总产值85.16亿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6.19亿元,增长10.7%。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28亿元,增长26.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0.43亿元,第二产业投资202.5亿元,第三产业投资115.05亿元。全县完成工业投资191.52亿元,增长28.1%,其中技改投入63.28亿元,增长101.8%。
  四、交通、邮电、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提升。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6.63亿元。城市万人公交车拥有量4.35标台。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100%。全县公路货运量1712.43万吨,客运量1239.74万人,港口货物吞吐量988万吨。年末等级公路通车里程2700.5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14.39公里。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县邮电业务总量3.63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收入3.17亿元,邮政业务收入0.46亿元。年末住宅电话用户4.5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8.9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9.08万户。
  旅游业全面发展。全县共接待旅客558.3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61.27亿元。全县共拥有国家AAAA级景区4个,名胜风景区1个,星级饭店数7个,星级饭店客房总数1062个。明祖陵村、陡山村获批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澳乐博园、玉皇山生态园、铁山寺外婆的家等8个农家乐荣获首批“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称号。
  五、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增势稳定。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06亿元,增长12.1%。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9.45亿元,增长13.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1.61亿元,增长9.7%。
  外资外贸出现回暖势头。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2.49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89亿美元。全县新批外资项目22个,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17亿美元。
  六、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增速平稳。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98亿元,增长13.7%,其中,税收收入29.19亿元,增长15.6%,税收占比83.5%。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7.52亿元,增长22.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29亿元,下降12.3%;科教文卫事业支出13.81亿元,增长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21亿元,增长16%。
  金融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14家,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19.42亿元,增长0.2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0.7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06.24亿元,增长1.3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97.28亿元,下降9.39%;中长期贷款100.8亿元,增长9.92%。
  七、教育、文化、卫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总数117所,其中幼儿园49所。共有在校学生11.4万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9291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8576人,小学在校学生54258人,幼儿园在校生2186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入学率98.5%,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4.68%。全县二本以上达线人数1404人。
  文化事业持续发展。全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24万册(件);剧场、影剧院数5个;博物馆6个,其中列入国家博物馆序列2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9个。县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6个;地下文物埋藏区7个。各类文艺团体43个,共举办各类文艺演出76场次。
  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年末共有卫生机构334个,其中医院8个,卫生院20个;全县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3125张,共有专业技术人员3553人,执业医师1515人;全年产妇住院分娩比例100%,婴儿死亡率1.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8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100%。
  八、科技、生态环保
  科技研发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县年末科研机构数112个,较上年增加30个;年末科研人员963人,比上年增加94人;全县专利申请受理量1911项,授权量1205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138项。新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累计29家;累计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品43个。
  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截至2015年末,全县共划定12块合计729平方公里生态红线区域,占全县总面积的29.2%。城市水域功能水质达标率100%,Ⅲ类及以上地表水比例95%;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2.99千克/万元,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0.86千克/万元,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天数295天,环境质量综合指数95.9分。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县建设技术评估。
  九、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相对平稳。全县年末总户数21.62万户,户籍总人口80.25万人,性别比为104.44:100。年末常住人口数65.2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2.88万人,农村人口32.37万人,城镇化率为50.39%,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17‰,人口死亡率为7.5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64‰。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全县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7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59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95元。居民住房条件持续改善,城镇常住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8.5平方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2.0平方米。城镇住房成套比例90.2%,农村住房成套比例32.38%。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2,恩格尔系数为31.9%。
  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5.1万人,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97.96%;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8.8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97.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为55.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100%。
  全县共新增城镇就业7708人,再就业3871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3293人,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367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24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08%;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7.1万人,失业保险覆盖面96%。
  全县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数39个,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4432张,社区服务中心覆盖率98%。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5026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2343人。
  注: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