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盱眙县人民政府 数据 统计公报

数据

2020年盱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2021-03-29  来源:盱眙县统计局  字号:[ ]

  2020年是极为特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形势,以及新冠疫情、洪水汛情的多重考验,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部署,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十三五”圆满收官,交出了一份精彩的年度答卷。

一、综合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5.32亿元,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5.47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5.65亿元,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4.2亿元,增长3.2%。结构调整扎实推进,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7.3:35.8:46.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9.8%,上半年增长2.0%,前三季度增长0.7%。

图1 202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image.png


市场主体和规上企业不断增加。全年新登记户数1587户,年末累计私营企业10355户;全年新登记私营企业注册资本76.97亿元,年末累计注册资本690.58亿元。全年新登记个体户5147户,年末累计个体户46891户;全年新登记个体户资金9.13亿元,年末累计个体户资金72.01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列统企业539家。其中,工业企业183家,全年新增23家;服务业企业92家,全年新增15家;贸易业企业138家,全年新增18家;房地产企业63家,当年新增9家;建筑业企业63家,当年新增12家。

就业水平基本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472人,再就业7355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042人,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532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1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98%。

图2 2016-2020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及城镇登记失业率(人/%)

image.png

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0%,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同比“四升四降”。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10.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3.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0.3%;居住类下降0.8%;衣着类下降1.0%;交通和通信类下降3.1%。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运行稳中向好。全年全社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4.7亿元,增长6.8%。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分别68.0、1.5、19.0、32.16亿元,分别增长5.9%、8.8%、4.7%、8.9%。全年农林牧渔增加值77.24亿元,增长8.9%。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分别42.59、0.51、12.69、18.84亿元,分别增长-2.2%、-31.5%、82.4%、8.1%。

粮食生产基本平稳。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21.4万亩,其中夏粮87.93万亩,秋粮133.47万亩。全年粮食亩均产量473.30公斤/亩,其中夏粮378.14公斤/亩,秋粮536.00公斤/亩。全年粮食总产量104.79万吨,其中夏粮33.25万吨,秋粮71.54万吨。

图3 2016-2020年粮食产量(万吨)

image.png

禽肉水产品供给稳定。全年生猪存栏45.34万头,生猪出栏47.05万头,羊存栏3.16万只,羊出栏3.6万只,家禽存栏469.05万羽,家禽出栏2048.71万羽,全年肉类产量6.94万吨,禽蛋产量1.39万吨,水产品产量9.78万吨。

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10公顷,累计有效灌溉面积8133.33公顷。全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817公顷,累计节水灌溉面积23460公顷。全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80公顷,累计设施农业面积2100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33.7万千瓦。全县拥家庭农场总数1122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4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74家。全县建成农民专业化合作社1086个,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5家。年末全县高标准农田比重12.2%,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86.0%。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39.42亿元,增长3.3%。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0%,其中民营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3.4%,民营工业产值占比89.2%。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其中轻工业增长10.4%,重工业增长0.94%按经济类型分,股份制工业增长5.6%,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增长1.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00.09亿元,增长7.2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81亿元,增长102.2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长的行业数66个。

图4 2016-2020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及增加值增长速度(%)

image.png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6.3亿元,增长3.6%。全县拥有一级资质建筑业企业2个,二级资质建筑业企业12个,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利润总额4.1亿元,下降19.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36.2万平方米,下降24.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41.1万平方米,增长66.6%。

四、内外贸易和服务业

消费市场运行较缓。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1.47亿元,下降1.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6.08亿元,下降4.8%。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97亿元,同比下降2.8%。分行业看,限上批发业销售额44.36亿元,增长1.3%;限上零售业销售额33.43亿元,下降9.0%;限上住宿业营业额0.83亿元,增长4.0%;限上餐饮业营业额4.16亿元,下降3.4%。

图5 2016-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亿元/%)

image.png

外贸市场增速提质。全年进出口总额1.82亿美元,增长9.82%,其中出口总额1.51亿美元,增长4.91%;进口总额0.31亿美元,增长42.6%。新批外资项目18个,其中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9个。协议注册外资额48899万美元,增长9.5%;注册外资实际到帐12525万美元,增长18.7%。

服务业逐步恢复。全年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42.58亿元,增长2.6%;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51.63亿元,增长3.2%。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24.5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0.2亿元,增长55.9%;规模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7.43亿元,增长76.7%;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1.71亿元,增长10.3%;规模以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0.16亿元,增长4.4%;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1.98亿元,增长1.5%。

五、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结构更加优化。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133.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9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3.3亿元,第三产业(不含房地产)完成投资12.2亿元,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为6.7:81.3:11.9。全年民间投资94.7亿元,民间投资占比92.7%。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94.6%,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47.1%。

图6 三次产业投资结构

image.png

高技术产业投资发展稳定。全年共23个高技术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4.5亿元,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项目18个,完成投资11.9亿元;高技术服务业项目5个,完成投资2.6亿元。高技术产业投资占规上投资比重10.9%,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为14.3%。

民生领域投资增长有力。全年新增卫生健康领域投资1.4亿元,增长89.2%。全年新建改建自来水厂、供水管网等基础设施投资3.6亿元,增长201.8%,其中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项目投资1.3亿元。

房地产开发投资回暖向好。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0.7亿元,增长7.7%。年末商品房施工面积365.83万平方米,增长2.2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24.04万平方米,增长9.75%。年末商品房竣工面积90万平方米,下降16.76%,其中,住宅竣工面积81.36万平方米,下降7.07%。年末商品房销售面积113.74万平方米,增长16.2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09.04万平方米,增长16.54%。

专项投资化解“问题楼盘”成效显著。截至2020年,为化解32个“问题楼盘”专项投资4.75亿元,涉及面积43.16万平方米。

六、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有所下降。全年货运总量完成1798.83万吨,其中公路货运量1653.15万吨,下降20.0%;水路货运量145.68万吨,下降19.94%。全年货物周转量完成20.53亿吨公里,其中公路货运周转量18.34亿吨公里,下降19.29%;水路货运周转量2.19亿吨公里,下降19.94%。全年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完成4084.17万人和4.25亿人公里,其中公路客运量539.03万人,下降45.0%。

城乡路网更加优化。全县公路总里程为2839.0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7.85公里,一级公路85.91公里,二级公路301.1公里,三级公路189.75公里,四级公路2144.47公里。截至2020年,累计新建改建城乡道路758.3公里,成功创成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现行政村双车道和镇村公交全覆盖。

邮电通信较快发展。全年累计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36亿元和邮政业务收入1.03亿元,分别增长47.4%和18.4%。累计完成电信业务收入1.38亿元,增长7.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4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7.75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1.48万户,增长1.17%。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小幅增长。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29亿元,同比增长1.0%。税收收入15.48亿元,同比增长0.4%,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80.3%。主体税种中,国内增值税3.4亿元,下降15.8%;改征增值税2.63,下降6.9%;企业所得税1.33亿元,下降0.4%;个人所得税0.4亿元,增长8.7%。

财政支出结构改善。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4.17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教育支出9.1亿元,增长11.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6亿元,增长8.4%;卫生健康支出7.4亿元,增长16.2%;住房保障支出3.97亿元,增长13.9%;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支出0.35亿元,增长46.4%。

金融信贷保持增长。全县商业银行户数14户。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67.19亿元,比年初增加46.4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270.7亿元,增加32.58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46.46亿元,比年初增加68.0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38.18亿元,中长期贷款296.57亿元。

图7 2016-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税收收入(亿元)

image.png

图8 2016-2020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和各项贷款余额(亿元)

image.png

八、科学技术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完成专利申请量147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35件;专利授权量103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8件;有效发明专利量320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87件。年末科研机构数166家,科研人员数1394人。

高新企业快速发展。全县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1.19%。全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85家,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9家,累计国家级高企55家,获批入省高企培育库23家。宇特光电获准申报国家科技创新推进计划,宁淮特别合作区同创新城和高新技术创业园竣工投用,获批“省级创新试点园”。

九、教育、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在校学生4567人;普通高中5所,在校学生1.26万人;普通初中23所,在校学生2.8万人;小学26所,在校学生5.06万人;各类幼儿园67所,在园幼儿1.92万人。全县拥有教职工10299人,专职教师8928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99.8%。教育水平持续提升,创省市教育现代化先进校12所,37所学校装备水平达到省一类标准。

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81个,其中医院12个,卫生院19个,村卫生室236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医疗标准床位3757张。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462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736人,注册护士2203人。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6人,累计总诊疗病人396.03万人,产妇住院分娩比例1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1‰,婴儿死亡率0.48‰。

体育事业积极发展。全县拥有体育场地1865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92平方米,二级运动员6人,一级裁判员7人,三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2508人,其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人。

十、文化旅游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全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含总馆及平台)、镇(街道)分馆19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1个,博物馆7个,图书总藏量67.5万册(件),剧场、影剧院2个,文化馆1个,美术馆1个,文化站(中心)13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54个,覆盖率100%,图书馆、文化馆获评国家一级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个,不可移动文物点315处。各类文艺团体107个,举办各类文艺演出1495场次,舞蹈《云山霓塑》获省“五星工程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第三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0.42平方米,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旅游特色不断凸显。管仲分金亭老街、黄花塘茶场入选全省古村落名录,陡山村获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明祖陵通过国家4A级景区复评。截至2020年,全县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1家,省星级乡村旅游区9家。全年接待游客64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7.37亿元。扎实推进文旅融合,成功举办淮河生态经济带乡村旅游嘉年华、第一山支付宝超级生活集市等活动,获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长三角最佳文旅融合城市。

图9 2016-2020年旅游总收入(亿元)


image.png

十一、城乡建设、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城乡建设不断完善。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新建改建地下管网550公里,无害化厕所6400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全力提升城乡居住环境,改造完成6个棚户区,6个老旧小区,18个农房项目竣工交付,城乡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达标率68%,建成美丽宜居乡村158个。

生态环境明显优化。全年PM2.5平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平均值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平均值21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4天,优良天数比例为83.3%。3个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66.7%、2个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50.0%,地表水达到或好于三类水体比例60%。全年总用水量4.70亿方立米,其中生活用水0.45亿方立米,农业用水4.14亿方立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9.99%,污水集中处理率90.1%。全年全社会用电量22.75亿千万时,增长9.1%,其中工业用电量12.56亿千万时,增长14.7%。年末新增造林面积1108.3公顷,全县城市绿化率41.37%,林木覆盖率26.89%,森林覆盖率23.1%。

安全生产统筹推进。全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6起,较2019年下降46起;死亡人数16人,较2019年下降19人。全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2人/亿元,下降0.04%。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58元,同比增长4.8%。其中工资性收入16805元,增长4.3%;经营净收入7986元,增长3.8%;财产净收入1954元,增长7.6%;转移净收入3514元,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531元,同比增长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933元,同比增长6.4%。

图10 2016-2020年全体、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image.png

居民消费小幅下降。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718元,同比下降1.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619元,下降1.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791元,下降3.5%。全体居民恩格尔系数达30.3。

图11 2020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image.png

社保体系进一步健全。年末全县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55万人,参保覆盖率99.23%,其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64万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5万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76万人。年末全县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69.69万人,参保覆盖率99.0%,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9.26万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0.43万人。年末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7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74万人。年末人均拥有社会保险和福利总额2319.58元。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推进。年末全县拥有各类托老机构42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19家、民办养老机构23家。养老机构拥有床位数6768张,其中护理型床位数4425张。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机构床位数比例65.38%。年末全县拥有儿童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家,社会福利收养性床位54张。年末全县社区服务中心覆盖率100%。年末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9955人,其中城镇438人、农村9517人。城乡特困供养人数3049人。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资金0.47亿元,其中城镇0.02亿元、农村0.45亿元。

注:

1.公报中部分指标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盱眙2020统计年鉴》公布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

3.2020年开展第七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拟于2021年6月份发布,公报中不再单独发布人口和就业人员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