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盱眙县人民政府 信息公开
索 引 号 014346299/2025-00006 分  类
发布机构 盱眙县河桥镇人民政府 公开日期 2025-04-04
标  题 河桥镇2024年农业工作情况和2025年工作安排
文  号
时效说明
河桥镇2024年农业工作情况和2025年工作安排

  一、2024年工作总结

  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抓实粮食生产供应。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4.1万亩,产量11.26万吨。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35万户1247万元。坚持规模化发展、生态化养殖、合作化经营的畜牧养殖模式,生猪存栏量5.1万头;肉牛养殖145户,存栏量稳定在5200头以上,为年关岁末供需提供了有力保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项目2个0.65万亩,补足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施单产提升行动。开展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核查申报6家,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600亩,新增设施农业40亩,创建绿色高产示范片小麦5000亩、玉米1000亩,申报创建绿色食品原料基地13.7万亩。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积极开展非粮化图斑整改;整治违规占用耕地建房图斑29宗,其中拆除复垦1宗,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产业发展稳步提升。持续攻坚农业项目。推进网红果蔬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加强对接中药材种植加工,推动仇集中药材项目落地建设。引进苏太企业盘活资产实现规模化养殖等。完成农业一产1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4家,其中入库申报1家。扶持新型农业主体。新培育县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申报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5家。积极做好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工作,参训农民220余名。深入发展富民产业。深入挖掘各村(社区)特色资源优势,制定《关于全力推进河桥镇富民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围绕“一头牛、一瓶油、一批果、一味药、一只虾”,着力发展壮大仇集牛肉、仇集小磨麻油、龙泉四季水果和七里湖龙虾水产等富民产业,成功组织了富民牛肉大集,推广了河桥特色的农副产品,促成了霖治村和仇集麻油厂、仇集社区和臻荣中药材村企联建及临淮村和南京企业翠冠梨汁深加工合作发展,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规范做好“一事一议”奖补项目申报,获批项目共涉及建设水泥路5.45公里、路灯200盏,总投资200余万元。强化“三资”规范管理。针对2020年以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共排查整改问题23条。持续巩固集体经济。扎实推进公共空间治理,灵活利用老村小、老村部等闲置资产,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等新业态,有力保证稳定增收。常态化更新统计资产资源合同。11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式突破,全部突破100万元大关,总收入1785.9万元,其中河桥社区、幸福村、洪山村突破200万元大关。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户厕改造提升。深入推进户厕改造工作,累计完成5个村(社区)1297户户厕改造工作,其中龙泉村被设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暨户厕改造现场会唯一一家的观摩点。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加强全镇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重拳整治粪污治理不到位及外排的养殖场,实现动态清零。紧盯作为整治重点的温氏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项目达序时进度。筑牢农业安全防线。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年巡查记录数超500次,巡查覆盖率100%。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获评盱眙县三星级监管机构。加强农机安全整治。开展2次农机集中年检,不间断下乡年检服务上门,完成年检拖拉机、收割机410台,完成率90%,位居全县前列。守好动物防疫屏障。全力落实以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共免疫生猪6.86万头、牛1.52万头、羊1.75万只、家禽30.18万羽,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织密森林防火防护网。全年开展森林防火督查工作100余次。配合县应急局和资规局完成镇森林防火规划修编,确立31座蓄水池,81.704公里森林防火道路,237个监控防火摄像头点位选取。镇森林防火代表队在淮安市第三届森林防火技能竞赛中荣获全市二等奖、全县第二名。

  二、2025年工作计划

  聚焦稳产保供。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确保全镇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3.6万亩,总产量11.2万吨左右。持续推进粮食单产提升行动,继续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实施好小麦“一喷三防”等工作。完成2024年度幸福村、黄龙村0.65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竣工验收,向上争取2025年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意识,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坚守耕地红线,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持续稳住生猪和肉牛产能,确保生猪存栏量稳定在5万头以上,肉牛存栏量稳定在0.5万头以上。用足用好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充分发挥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的作用。培育淮峰村乐稼粮食烘干房为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事)。做强特色农业。持续深挖“一头牛、一瓶油、一批果、一味药、一只虾”等特色产业潜力,加大仇集牛肉品牌推广力度,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向深加工延伸;支持小磨麻油厂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鼓励龙泉四季水果开展采摘体验等农旅融合活动,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业附加值;推动临淮村翠冠梨汁深加工项目扩大生产规模,探索开发新的果汁饮品,提高市场竞争力。聚力生态农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系统治理,强化农膜科学使用处置,大力推广全生物降解膜和标准地膜覆盖技术,倡导农户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引导农民秸秆科学还田、高效离田;做好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引导,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马头大沟、黄龙溢洪道大沟、二道圩等3条5.55公里生态河道治理。结合高标准农田、生态河道等项目,通过科学合理增设水利设施,建设幸福村和黄龙村农田退水循环利用项目2个2.06万亩、万头温氏猪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1个373亩、黄龙村等标准化池塘改造3个1527亩,有效提升农田退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和池塘标准化改造。通过完善工程配套、土地综合治理等措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项目区交通条件,提高农民的生产、居住、交通、环境水平,持续推进特色产业升级。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完成绿化造林1621亩。建设和美乡村。持续推进户厕改造民生工程,全力完成第三批2个村(社区)434座户厕改造,实现户厕改造工作全面收尾;分批实施村组照明亮化工程,逐步改善农村夜间出行条件;科学编制实施2025年培育村河桥社区村庄规划方案,统筹推进镇街道路、沿线基础建设等互联互通;持续巩固黄龙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成果,不断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紧盯民生需求,科学谋划2025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推进水泥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项目的跟踪管理,确保项目发挥最大效益,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守牢安全底线。持续做好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农机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加大农机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安全意识。加强对畜禽养殖的安全监管,规范养殖场建设,严防有限空间等安全事故发生,督促完善防疫设施,防止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指导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加强对农业生产设施用房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风险防范措施、开展隐患自查自纠。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常态化管理,完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林业资源安全。聚焦强村富民。进一步优化“三资”管理水平,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做好对资产资源合同的动态监管,确保合同执行规范、收益稳定。巩固11个村(社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超100万元的成果,继续深挖闲置资产潜力,通过招商引资、合作经营等方式,盘活老村小、老村部、宅基地等闲置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继续办好牛肉大集等农村集市。探索临淮村“村企协作”成功模式,依托仇集社区磨盘山800亩中药材种植、霖治鹰嘴山千亩碧根果等农业项目,招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企业,实现村民就业增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推进汇鑫果蔬精深加工项目竣工验收。持续开展高素质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全年培育高素质农民200人以上。实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能力提升项目,激发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规范和提升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