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盱眙县人民政府 信息公开
索 引 号 014346117/2024-00069 分  类 通知
发布机构 盱眙县盱城街道办事处 公开日期 2024-11-29
标  题 关于印发《盱城街道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工作细则(试行)》的通知
文  号 盱城办发〔2024〕10号
时效说明
关于印发《盱城街道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工作细则(试行)》的通知

各社区、街道各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千万工程”,全力实施“兴村行动”,加快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提升乡村的居住环境、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水平,奋力打造乡村全面振兴区域样板,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工作细则。

  一、创建评价认定依据

  1.省委省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意见》(苏发〔2023〕12号)

  2.《江苏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指南(试行)》(苏委农发〔2023〕12号)

  3.《江苏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绩效评价办法(试行)》(苏委农发〔2023〕12号)及评价指标计分细则。

  二、总体目标

  对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十有”标准(村庄有规划、住房有改善、设施有配套、环境有提升、风貌有特色、产业有发展、组织有活力、治理有成效、管护有机制、要素有保障)和20项绩效评价指标,对列入本年度培育计划村内的规划发展村庄进行全覆盖现场检查和整体评价打分(其他类村庄需做到水通、电通、桥通、网通,绿化、亮化、硬化,无污水横流、无较大面积黑臭水体,改厕“四通三化两无一改”,并长效保持干净整洁有序)。

  (一)宜居品质提升

  人居环境整治:围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庄环境提升等主攻方向,精准施策,推动人居环境提档升级。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便民路、水泥路、沥青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民出行便利度。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完善村卫生室、文化广场、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村民生活质量。

  (二)和美乡村建设

  社会治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乡风文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村民文明素养。

  生态宜居:实施蓝天碧水净土行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打造水清、塘净、岸绿、人和的乡村生态环境。

  (三)宜业功能增强

  产业发展:依托本土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如龙虾、稻米、林果、农旅等,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兴业态转型升级。

  项目引进:积极引进外部投资,围绕一廊两路建设农业产业园区、果蔬种植基地等,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创新创优:开辟富民新空间,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成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分管领导要带头谋划指导、一线推进,各单位、部门及相关培育社区负责同志要按各自职责分工明确工作责任制。

  (二)整合资源

  1.专项债项目申报建设。社区要会同经建办,结合实际情况,编排项目及时上报,争取年底前实施一批改造项目。

  2.产业发展。农村工作办要指导社区做好特色农业品牌创建工作,特别是十老路、环湖路沿线要打造一批特色产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3.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党建工作办要牵头做好村居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和功能提升及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和后备干部培养机制建设;社会事业办、文明实践站要负责做好文化场馆和乡村公共空间设施使用和农家文化宣传工作及文明典型评选和宣传相关工作。

  4.健全管护机制。人居办牵头做好社区人居环境保洁队伍建设和管理,社区要开展好正常的保洁工作和日常管护。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四、宣传引导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村民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认识度和参与度。

  树立典型示范,带动更多乡村参与到建设中来。

  五、监督考核

  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定期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进行督查和考核。

盱眙县盱城街道办事处

2024年11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